六至七日 心向光明

◆10‧6~7《農九月‧初二至初三》
【靜思小語】內心無明,如處黑暗;打開心門,迎向光明。
以身行,為典範
高屏區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營圓緣,上人言,現今即是佛陀預言的末法時代,人心混亂、四大不調、禍患頻傳。
「莫輕視事小而不為,即使個己之力微如螞蟻,只要人多,許多力量集合起來,也能轉動須彌山。同理,眾生無明所造之共業,力量亦大,就如蝴蝶效應,一隻小蝴蝶振翅引起空氣擾動,可能會造成另一個地方產生風暴。」
即使以往人生空過、造業,於自身、家庭、社會毫無益處;上人教眾,現在開始要把握時間,法入心才能增長慧命。期待人人行在慈濟宗門人間路上,鋪好人間路而與菩提道接軌,走入菩薩道。
為求皈依的師兄師姊開示時,上人首明,「皈」為反黑歸白——去除無明、心向光明。「內心無明,如處黑暗;打開心門,讓陽光射入,即能照亮心地。法入心,則明道理,一聞千悟。」
「皈依佛,佛入心;皈依法,將佛陀的智慧用於行動中;皈依僧,以自身行為做典範,使人相信、肯定與讚歎,自然所說之法,人人都願意接受。」上人勉眾縮小自我,發揮潛在良能,慧命增長,自然得人敬愛。
惜因緣,布善種
與大陸志工溫馨座談,上人勉眾把握因緣,回居住地布善種子。「因緣稍縱即逝,欲從『明天』找『今天』是找不回的,故要抓緊時間,勤耕福田。」
「若存求名——希求得他人的誇獎;或求利——欲得到佛菩薩保佑事業能順利賺錢,甚至賭博贏錢等而做好事;心中無法、人生沒有方向,不明道理即『無明』。」
上人教眾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精進於靜思法脈,發「四弘誓願」勤行道,以「四無量心」走入慈濟宗門人間路付出。
「慈濟人要做到誓度眾生、斷去煩惱,人人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但願世間更好,就要當一個布善種子者,將這分愛帶回居住地,就地播撒菩提種子。」
不執空,不執有
《無量義經》:「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上人解說,真實法無形無相,本即存在;而種種有形、有名相、可分別的事物,皆是從無相的真實法產生。
與美國志工談話,上人言及,世間種種事相包含真實法、歸於真實法,就如木桌,從種子發芽到成長、被砍伐、製作成家具的過程,同一個物質呈現不同的名相。
上人言,種子是「因」,讓種子萌芽成長的陽光、空氣、水等自然環境是「緣」;種子成長為大樹後,再產生無量種子,從久遠的過去直到現在、未來,因緣果報不斷生滅延續。
「有形有相的種種事態,是經由無形無相的因緣聚合而成就,若缺乏這一分『因』,無法啟動因緣會合、成住壞空。」
上人指出,世間物質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經由一層層仔細分析,各種物料都歸於「空」;但是一顆毫不起眼的小種子,卻能長成大樹,成為良好的木料、製作種種用物,且大樹開花結果,又產生無量種子,故謂「空中妙有」。
有相的世間事物存在著無相妙法,無相的法也要藉由有相的事物顯現。上人教勉,學習佛法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
「佛法不離世間法。行菩薩道,須走入人群付出,更需要修持清淨心,維持心靈的健康。若沒有在人群中歷練,無法接觸到種種人生境界,難以通達諸法。心中有法,明了道理,自然能理解『無相』、『無不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