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一起來讀書
撰文.邱如蓮 攝影.顏霖沼
每週二晚間,新竹竹北、關西、新埔十一個讀書會同時進行,展卷佛典與好書,
字句珠璣,能洗去一日塵勞;共修分享,不在字裏行間迷途,為彼此人生導航!
 |
〔圖說〕新竹勝利二路的讀書會,由經營早餐店的志工提供場地。各式店面、老社區或營業中的靜思書軒,擺好椅子、安上電腦,都能成為閱讀的好所在。
|
想像著動畫場景,在一片漆黑夜色中,一戶人家扭亮了燈光,接著旁邊的兩三戶人家也跟著亮起,像漣漪一般,更遠的兩三戶、再遠的兩三戶……燈一盞一盞點亮,慢慢地,漆黑的夜色也明亮了起來。
第一次聽到慈濟志工曾美玉談起新竹竹北地區的讀書會時,聯想到的就是這樣的畫面。
「二○○四年,一開始是為了手語教學。」曾美玉說,最早點亮讀書會燈光的是竹北地區華興街,社區一位志工提供自家空間,讓大家固定每月聚會一次、學手語;後來有人提議,希望一起讀《慈濟月刊》,才真正開始了讀書會。
隨著志工活動愈來愈多,讀書會的成員也經常請假。曾美玉回憶:「曾有過讀書會只有兩個人,一位識字,一位年紀大但不識字;識字的志工讀給不識字的志工聽,而不識字的志工則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即使只有兩個人,讀書會仍沒有熄燈歇業。
二○一一年慈濟四十五周年時,推動「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全臺慈濟志工以身投入弘法,讀書會一一成立,竹北地區由華興街這個初始點開始拓展,如今多達十一個點。志工王琪瑛說:「最初,不會操作電腦、投影設備的人很多,我們就選出有經驗的志工做種子,然後一個點一個點去教。」
克服了設備上的困難,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約定讀書的時間。「白天大家忙上班,下了班有人忙家庭、忙環保,還有人要趕去收善款。」曾美玉說,大家除了是父母、是員工、還是慈濟志工,責任很多。但他們約定了專屬讀書的時間──每個星期二晚間七點半到九點半,無論原本在各自的生活忙著什麼,剛下班的上班族、準備好家人晚飯的主婦,或者夫妻帶著孩子,帶上書與筆記,履行讀書的約定。
這天,竹北地區的讀書點,猶如夜點燈的那個畫面,閱讀燈一盞一盞地點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