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73期
2014-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間問路
  特別報導
  大地保母
  助人線上
  阿板薰法香
  人醫之愛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73期
  三十一日 除「碳足跡」,留「愛足跡」

731《農七月‧初五》

【靜思小語】扶助苦難、撫平人心傷痛,在苦難地留下「愛足跡」。

自愛敬愛,起淨信心

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出家後,歷經五年苦行,還是無法直入真諦;在菩提樹下靜心思考天地宇宙間種種道理,夜睹明星,心境無限開闊,如同打開了通往真理之門而覺悟成道。

晨語時間,上人說明:「這個通徹宇宙的心靈體會,就是『照見真如』。佛陀悟道時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佛陀要傳達的真實法。」

人人本具真如佛性,然凡夫為何無法體會?上人提醒,無形無相的真理,要由因緣合成的種種世間形相中分析體會。

「佛法浩瀚,真理歸一。眾生根機不同,日常生活面對種種複雜境界,煩惱也多。學佛需要耐心、專心,生生世世順著正法力行不輟,方能成就佛果。就如農夫『挲草』整地、不讓田裏雜草快速蔓延,心田也須不斷去除無明雜草;雜草愈少、善種子具備良好的生長空間,能持續得到法水滋潤,『如來智德』終將現前。」

有機會聞法、知道理,上人教眾,要專心勤修、信受奉行;待人處事要細心、用心分析。「人人皆有佛性,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部值得探討的大藏經,要用『誠』與『情』待人。得遇善人、善知識,要用心學習;遭遇逆境,則要護守心念、自我警惕,轉惡緣成為逆增上緣。」

佛法深廣如海,然上人表示,只要專心、真心、深心、細心地吸收,即使此生無法完全修除過去生累積的無明業力,聞法修行的種子入心,生生世世就能接受佛法滋潤,增長道業慧命。

「切莫起貢高我慢之心,認為自己已通達佛理;要老實修行,用清淨心接受法且身體力行。」

行走菩提大直道,如何保持心靈清淨?上人教眾,深心信受佛法,用所吸收的法自轉心輪,提升凡夫心、修菩薩行。「要修得入人群不受煩惱擾亂,且帶動人人行菩薩道。鍛鍊出不受動搖的清淨心,起淨信心,才能從眾生身上得見無量法門、增長智慧。」

上人叮嚀,修行不能與世隔絕,要與眾生廣結善緣,及時分享善法。「不只自愛,還要敬愛、接引他人同行,在菩薩道上互為善知識、彼此助緣。自愛的人懂得精進,能觀察眾生境遇因緣,體會因緣果報,進而發心立願,悲智雙運滅除人間苦難,作為眾生的『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修行之路遙遠,並非一生一世就能到達目的地。上人勉眾:「用心入法、專心勤修、發心行道;步步精進向前,就能步步接近佛境,步步深入如來智慧覺海。」

無常人間,永恆志業

印度西部近日豪雨,土石流掩埋村莊,超過一百六十人失蹤;東歐也有嚴重水患,以羅馬尼亞受災最重,數百人緊急疏散。除了氣候不調引發災難,看不見的致命病毒伊波拉,也在各地引發恐慌……

現今交通方便,世界各國來往頻繁,雖然觀光、消費,會帶來經濟收益,但也相對製造污染、耗用大量能源,不只天災因應而生,疾病也隨之蔓延。早會時間,上人勉眾:「降低旅遊享樂的欲望,即能減少往來各地的『碳足跡』;效法人間菩薩扶助苦難、撫平人心傷痛,便可在各地留下『愛足跡』。」

澎湖空難發生後,慈濟人立即動員急難救助、膚慰關懷,也將延續無私的長情大愛。上人感恩眾人用心付出:「把對的事情做好,對人間就有幫助。」

上人勉眾深耕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志業在苦難中膚慰悲痛心靈、及時救護寶貴生命;教育志業從小扎根,栽培社會未來人才;人文志業發揮快速而普遍的傳播力量,報真導善、引導大眾轉心念。「恆持為人群付出的大願,就能在無常人間,建立永恆志業;期待人人把握當下,成就人間善事。」

心靈安定,處事圓滿

復興航空公司董事長夫人陳怡帆女士及母親來訪,感恩慈濟人協助安撫乘客家屬。上人教陳女士安定心靈,才能支持家人圓滿處理後續事宜。

「家屬難以承受失去至親摯愛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安定他們的心;否則一直沈浸在激動悲傷的情緒裏,不諒解、不善解就不會罷休。提起同理心,就能圓滿處事,讓人人心安;心能安,理就圓滿。」

上人強調,再如何煩惱,對事態也沒有幫助,心要很鎮定,莫起疑心。「不要聽人說了些什麼,就一直放在心裏憂愁。心不定,就會受傷,心一受傷就容易有心理疾病。心寬善解多造福,就不會積鬱成病。」

回顧九二一大地震時,中部罹難者眾多,救難人員將罹難者遺體放入屍袋,搬進冰櫃,慈濟人為了不讓屍體因冰凍而沾黏,多次進冰櫃幫忙翻動遺體……上人表示:「慈濟志工與罹難者無親無故,人人發心立願,秉持至誠之心付出;用開闊的心胸,做該做的事,心很安定,沒有任何顧忌,身心也不受影響。」

上人說,事故的後續處理,要做得圓滿,就不能著急、不要煩惱也不能害怕。「疑心生暗鬼,心有疑就會生怪,絕對不要迷信。能做好事,就盡量發心立願去做,多造福,就能少災禍。要提起正念,把心安定下來,才能圓滿諸事。」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