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 有願有力

◆11‧24《農十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有願,才能發心,才有力量。
法入心,常在菩提中
清晨,在臺南靜思堂與菲律賓賑災團隊視訊會議。在奧莫克的李偉嵩師兄聲音已經沙啞,仍歡喜報告昨天發放三千多戶的情形,受災民眾很守秩序、發放很有人文,祝福金對受災民眾來說,是非常實質有力的幫助。
義診現場一位翻譯小志工諾尼患有心臟疾病,兩歲時當地醫師就建議開刀,但是家境沒辦法負擔。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在獨魯萬代表醫療團隊報告時,上人叮嚀要積極關懷,給予必要協助。
「看到大愛新聞播出發放的畫面,大家有做到尊重與愛,民眾跟著慈濟人比手語,人文帶得很好,很讓人感動!」上人慈示,物資沒有採購充足而減少發放的部分,要跟民眾約定好,等採購齊全再一次補發,讓他們安心。
在獨魯萬的以工代賑已經第五天,積極參與的人雖有代賑金,上人叮嚀,在大型發放時還是要發給祝福金。「感恩他,同樣也要救濟他。」此外,上人重申,軍警、公務人員的家庭也受災,要發予祝福金及生活物資,讓他們盡快安定下來,才能執行重建災區的任務。
慈警幹事報告,臺南區今年有九位警察因入經藏因緣投入培訓,今受證。上人叮嚀,經藏演繹並非只是一時需要的應付,必須是平時的互動與長期的培訓。
「只是臨時彩排,強行灌入法水,其實難以吸收;法水若能細水長流、點滴入心,再硬的石頭也能滲透濡溼。法入心中、體現於行動中,才能自度度人。」
上人強調「法入心」的重要與必要:「法入心,是飽滿的稻穗,生生世世都在菩提道上。法不入心,則是空殼無實,如同法華會上的退席者。」
法如水,切不開、劃無痕
臺南區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中,學甲慈濟人分享,學甲和氣區位處沿海,包含將軍、北門及佳里部分地區,幅員遼闊,但委員、慈誠才一百多位。為了邀約更多人同耕福田,師兄、師姊用心舉辦社區愛灑,深入社區招募人間菩薩,今年有十一位慈誠受證。
和氣隊長王賢彥師兄坦言,過去找不到人承擔勤務時,會起無明,甚至將太太當作出氣筒。但是太太林美燕師姊很有智慧,不但沒有生氣,還勉勵他多聽上人開示。聞法之後他體會到,修行要先改習氣,遂學習調整自己的脾氣。如今他體悟到,身為幹部,更需要多聞法,現在能以同理心體貼、關懷隊員,提升團隊凝聚力。
上人開示:「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勇於承擔、付出心力投入去做,走過來的路,步步踏實。」
人若少,力就缺,上人叮囑平常就要招募人間菩薩,可邀約其他地區的師兄、師姊前來支援。
「慈濟人少不了法,就如人體少不了水。法譬如水,要用刀切水是切不開的,用刀劃過也無痕。大家吸收同一個靜思法脈,是同師、同道、同志願的法親,不應該起分別心;在法親需要時,就要出力幫助。」
上人叮嚀,社區道場是讓大家就近聆法、招募在地菩薩、淨化人心的所在,法親需要幫忙,要跨區支援,共同護持、成就道場。彼此合和互協,共同引法入心。
無量大悲,救苦眾生
《無量義經》:「法身大士,慈悲菩薩。」上人解說,佛陀教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人間菩薩必須力行的法;要受用佛法,並且依教奉行,讓心中法水與身體行動合而為一。
「要發宏願,才能將佛法印入心版。有願,才能發心、才有力量。慈濟人所發的願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發願之後,要發心——力行『四無量心』,為眾生付出。人人法入心、法入行,就有潤澤蒼生、自度度人的大力量。」
聽聞志工分享因為參加讀書會,改變了觀念,也改善了自己的人生;上人肯定大家長期帶動社區讀書會,自己吸收法,更引導別人吸收法、改變觀念。
「一念偏差、步步錯誤。有些人曾經有過少許偏差,惹來很多煩惱,導致家庭不調和。接觸佛法,及時改正偏差,方向對了、家庭和睦了,這樣的法要再傳給別人,讓家家和睦,社會就能祥和平安。」
《無量義經》:「布善種子,遍功德田。」上人教眾廣傳法水,洗滌人心的無明煩惱,導正人生方向;不只讓自心的善種子萌芽,更要讓眾生心地的善種子都能萌發。
「人間菩薩就如大地農夫,耕耘自我心田,讓自心的菩提芽成長茁壯、開花結果,又有纍纍的果實可以和大家分享;讓人人得到法喜,『普令一切發菩提萌』,且皆能以『無量大悲救苦眾生』。」
世事遷變無常,現今氣候異常,重大災難頻繁發生,上人提及菲律賓中部居民,在海燕颱風登陸之前,或許還在計畫明天、未來,充滿希望;豈料狂風暴雨掀起滔天巨浪,瞬間摧毀家園、帶走至親至愛的性命,一切化為烏有。
「『無量義經序曲』提到,人生如幻夢一場——『今日海角,明日天涯』,所說的就是『無常』之法。要用心恆持剎那、把握當下,及時引法入心;並且恆久保持法水存心。如此道心才能堅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