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 合和互協「四物湯」

◆11‧19《農十月‧十七》
【靜思小語】悲心平等最吉祥,寬心宏願最大福,真心無量最輕安,攝心能捨最自在。
有色之物,皆妙法
臺中慈濟醫院醫療科報告,中藥局廖宜敬股長分享「藥渣新物命,黑金換綠意」,說明幾個月來回收兩千五百公斤藥渣,巧思變成五十公升的液肥,回歸大地滋養藥草植物。
「天地之間,有色之物無不都是妙法、無不都有妙用,要用心研究。」上人感恩醫療同仁運用專業,拔除病苦、膚慰病患,且走入人群付出,「無處不在、無苦不救,將有限的生命用得踏實,愛的能量無遠弗屆。」
醫病溫馨互動的人間真情,是世間最美的的風景。上人為臺中慈院同仁開了一帖「四物湯」——合心,悲心平等最吉祥;和氣,寬心宏願最大福;互愛,真心無量最輕安;協力,攝心能捨最自在。
「合心,不論前來就診的病患是貧是富,都用平等慈悲心,合心為之救拔病苦;和氣,以寬宏大量的襟懷,人人心寬念純,不會動輒與人計較、爭執;互愛,人人真心相待,以無私大愛真誠付出,即使工作繁重辛苦,心靈卻能輕安自在,這就是修行。」
上人期勉大家,心靈相合、樂於付出,就能跨科室結合力量,讓病患得到更完善的醫療照顧。
腳踏實地,入善門
與臺中慈院神經內科曾啟育醫師談話,上人言,兩千多年前,佛陀為了度眾而說法,且應眾生根機先說方便法,讓眾生聽得懂、能接受。
「全球慈濟人皆是秉持佛心師志,『師父怎麼說,就怎麼做』,因此,我每日對眾說法,不執著於深奧艱澀的佛法名相,而是教導身在人間應該守的本分,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
上人表示,佛陀是人間的聖人,對佛法要聖化不要神化,也不要追求千奇百怪、怪力亂神的修行方法。
「四十八年來,慈濟人行走在《法華經》的道路上,這一條菩薩道是人人『做』出來的。慈濟宗門秉持靜思法脈的精神宗旨,在人間開啟救度苦難眾生的法門——不只救人脫離生活苦難,更救人心脫離煩惱無明。」
人群是菩薩修行的道場,既稟承佛陀教法,就要腳踏實地走入人群付出。上人教勉:「接觸人間苦難,才能體會道理、充實心靈財富;進而將淨化人心的法再傳給他人,持續帶動人人同行菩薩道,讓人間菩薩從『一』而生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