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5期
2010-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莫拉克風災周年紀念
  聞思修
  寰宇慈濟
  一句話的力量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七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5期
  二十七日 讓愛與善就地生根

 

◆7‧27《農六月‧十六》

【靜思小語】平安時,遍撒愛的種子;天災時,就能互愛互助。

天下事,人人有責

大陸上海市常委楊曉渡先生等一行人參訪精舍,與上人座談。楊先生表示,大陸近年來氣候變化大、災害頻傳,慈濟常在第一時間、於最需要的時候,伸手救苦救難,樹立起值得效法的楷模,是人們心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同生於地球之上,天下事,人人有責,都應該盡心力來關懷。」上人表示,慈濟人不忍眾生苦,以濟度世間苦難為目標,故不分種族、宗教、國界,平等施愛。

日前璨樹颱風登陸大陸,造成廣東、廣西等多省水災。上人提到四川達州十四位志工正在成都、洛水參加志工培訓與環保推廣課程,未料持續大雨造成橋斷路毀回不了家。「他們獲知家人平安後,仍留在慈濟服務中心專心精進;也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決定返鄉後積極推廣環保、宣導膚慰大地的理念。」

上人表示,救災只是一時,更可貴的是把愛與善的精神落實在當地。「天災難以預測,但人心可以調和。若能遍撒愛與善的種子,平安時用心精進,遭逢天災時,就能發揮互愛互助的力量。」

環保是現今全球性的重要議題,不只要減少污染,也要惜福愛物,回收資源再利用。上人向訪客舉述,慈濟利用回收寶特瓶研製成大愛紗,已能製成毛毯、衣物等多項用品。

楊先生表示,正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也致力推廣環保理念,尤其希望更多年輕人響應。上人亦認為環保教育應從小開始,孩子落實了,也會影響父母;更期待普天下人人有志一同,好事大家做。

調人心,世間平安

全球災難屢傳,見及「藍天白雲」身影把握分秒,及時付出;上人於早會時間指出,此乃「不忍眾生受苦難」。

璨樹颱風雖未登陸香港,外圍環流卻帶來暴雨,新界大埔墟的碗窯村和沙埔仔村嚴重淹水,一人被沖走。香港慈濟人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從新聞得知災情,下午就踏上泥濘山路,前往受災地區訪視。

一位妻子眼睜睜看著先生在大水中掙扎、被沖走,卻無力搶救,痛苦不堪;當志工到訪時,見及一大群媒體圍住進行採訪,遂決定不多打擾,致贈慰問金後就離開。慈濟人這分善體人意,讓她拿下口罩向師兄師姊們傾訴……

「儘管山路崎嶇不平,慈濟人不惜路難行,在受災者最需要的時刻,及時膚慰、安定他們驚惶的心靈,且致贈物資安頓生活。我時時刻刻都在對大家說感恩!」

身在平安的台灣,上人勉眾居安思危,時時戒慎虔誠。「人心不調,過度貪婪,造成天候失調。唯有人心調和且恆持善念,方能呵護大地,為人類帶來希望!」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