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幸福的磁場
香港人曾被形容為「人情薄如紙」。身為香港人,回想自己從小在那大環境的熏染下,也漸漸染上冷漠的習氣卻不自知。因為大家都是這樣,一切理所當然。
感恩有佛法,讓自己找回心靈的溫度;因為有慈濟,找回了埋藏內心深處已久的愛心。人人的愛心都可以被啟發,只要願意打開心胸,以真心去看身邊的人事物,這個世界何其的真、善、美。
我的大嫂是花蓮人,我們少有機會碰面,偶爾的交談中她總說:「你們的靜思堂……」、「你們慈濟人……」後來我離開香港遷居臺灣,在花蓮慈濟志業體服務,開始在較多的互動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大嫂。
看到電視播放災難的新聞,大嫂主動提起:「災難的現場,你們慈濟人都是第一個抵達幫忙。」大嫂陪伴務農的母親去看病,開心的說:「你們的慈濟醫院很貼心耶,早上六點就開診了。」
什麼讓大嫂對慈濟的觀感改變了,我不知道,也許家裏出現了我這位身著「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讓她想多了解慈濟;因為多看多聽,而開始留意社區志工付出的身影。
去年八月,哥哥與大嫂帶著女兒,第一次來靜思精舍探望我。談話中,知道大嫂在公司一直有在做環保,把資源回收物交給慈濟志工,平常也有當區的師姊與她互動。雖然大嫂口口聲聲還是「你們慈濟」、「你們的師姊」,但我知道,大嫂親身體會到、感受到「慈濟」。
揮手送別哥哥一家人,大嫂隨即傳來短訊:「我想每個月捐一些些善款給慈濟,只是想回饋。因為現在還沒有空做志工,等我有空了,就會加入你們的志工行列。」另一封來訊:「你真的變了,穩!就這個字。你平靜的心,能穩住很多的事,而且會影響旁邊的人。在你旁邊,能感受到那分平靜,是舒服的磁場。」
對於大嫂的稱讚,我並不覺得是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我身邊的慈濟人,本身就有一股讓人安定的力量,大嫂感受到的那股磁場,相信是靜思精舍源源不絕的正能量||一個能夠讓人感到寧靜、幸福的力量。
花蓮 潘翠微
不曾忘懷的面容
春節這段團圓的日子,我常想起馬航MH370的乘客家屬。回想去年三月八日早上接到客機失聯的消息,我趕到慈濟雪隆分會交上護照,答應即刻前往北京陪伴乘客家屬。我並不知道要去多少天,但是慈濟的動員必須要「快」。
這是我搭過無數次飛機,心情最沈重的一次。抵達北京後,我被分配到的關懷點,是最多家屬聚集的飯店,現場有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獨自坐著有一段時間了,我走過去問他是否用了早餐,他說沒有胃口;我拿了一杯熱茶給他,靜靜坐著陪他,等他慢慢把茶喝完,我們開始聊了起來。
他父親在馬航北京單位工作幾十年,過幾天就要退休了;在他印象中,父母從來沒有一起出國旅行,所以父親趁退休前,與母親一同去馬來西亞旅遊,沒想到返程時飛機卻不見了。
身為獨子的他,擔心家裏的老奶奶受不了打擊,因此沒有告訴她這個消息。他是個大學生,面對這樁意外,不知何去何從,昨天一整晚都在床上哭,無法入睡。我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安慰他,他則靠著我默默流淚。
這次事件,讓一個還在求學的孩子被迫迅速成長,我深感不捨,鼓勵他一定要堅強,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奶奶很需要他陪伴。我也囑咐他,需要任何協助,一定要告訴我們。
這件事已經一年了,失聯之謎還是謎,但我學習要珍惜有限的生命,也更把握當下。正如上人所教導的「多用心」;認清無常真的在分秒中發生,必須更積極修行付出,不讓自己白來人間一趟。雖然有些事情難以改變,相信只要懷抱「感恩、尊重、愛」面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馬來西亞 鄭順吉
愛在世界盡頭的角落
我們是一群罪人,身在「世界盡頭的角落:監獄」。這個被人鄙視的角落,少有人真心來關愛我們;所以,當一群施恩卻口說感恩的慈濟人,不為名、不為利,無所求地來關心我們時,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
監獄不是地獄,不過同樣帶走許多人的希望;而這群人告訴我們:不要放棄希望。生離不同於死別,但兩面的折磨遠遠超過單方面的哀傷;而這群人膚慰了我們的哀傷。
是什麼力量,支持這群人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是信念。每個人心中都有神,來支持他們的脆弱;我們相信慈濟人的無私付出,來自他們心中堅定的信念:「慈悲為懷,濟世救人。」這八個字,令人深深感動,也牽引了我們的心。
身在獄中的我們,也許不學無術、也許人微言輕,但是此刻的我們,心是最清澈、眼是最明白,因為我們體會最多,我們明白是非。
不用淈泥揚波,無須餔糟啜醨。我們相信,只要信念還在,沒有人能使我們倒下,風雨終會過去,明日太陽依舊會昇起。
臺東監獄受刑人 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