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2期
2015-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世間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助人線上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2期
  四月十七日 戒慎

4.17《農二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戒」,照顧心念,自愛愛人;「慎」,珍惜用物,謹慎愛護。

自愛守分,度難關

南投埔里向來以風景優美、水土純淨著稱;然而近年空氣品質卻亮起紅燈——四面環山的地勢,空氣污染不易排出,懸浮微粒濃度指標常在危險等級,影響民眾健康。

早會時間,上人憂言:「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生命共同體,呼吸的空氣一體相連,空氣會流動,也會受其他地區飄來的污染物影響,所以,不能只是照顧好自己居住地平安就好。」

空氣污染將危及健康;缺水、限電,同樣造成了生活困擾。臺灣西部的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實施限水措施,乾旱缺水讓水力發電功能幾乎停擺,也影響火力發電的冷卻系統,以往盛夏才會出現的限電措施,恐怕提前發生。上人籲眾,生活要謹慎節約。

「不是為了獎勵而省水省電,而是自愛、守本分——為了珍惜資源,保障世世代代生活不虞匱乏。」

上人叮囑人人警覺危機,調整生活習慣,才能共度難關。「期待人心觀念改變,時時存有戒慎虔誠之心——『戒』,照顧好一念心,順理行事、自愛愛人;『慎』,謹慎用物,珍惜不浪費。」

 

道心堅定,更精進

二十國慈濟人歸來,參與為期五天的海外會務報告。首日由菲律賓、香港、新加坡慈濟人分享。

二○一三年,菲國相繼發生三寶顏武裝衝突、保和島大地震,還有海燕風災,慈濟援助行動迄今未止。上人肯定本土志工逐年增加,每當災難發生,即能就地、就近幫助同胞,起安定人心、祥和社會的善效應。

「感恩大家在屢次賑災行動及平日慈善關懷中,安定民眾身心、啟發心靈財富,帶動人人向上、向善,產生善循環。唯有在地菩薩愈多,長期以愛陪伴,才能提供最適切的援助,讓受災民眾真正安身、安心、安生。」

香港慈濟人分享在社區關懷中,體會到貧窮之苦尚在其次,心靈長年受煩惱糾纏,更讓人喘不過氣。上人讚許大家善用方法突破困難,慈善結合義診發揮愛的能量,讓貧病人安定身心。

新加坡慈濟人長期走入監獄關懷。受刑人努西是穆斯林,感動於志工多年來不離不棄陪伴,出獄後積極參與慈濟活動;此次寫了三封信請志工帶來臺灣轉呈上人,字字傳達真誠的感恩以及改過自新的承諾。

上人感恩各國慈濟人不遠千里回到心靈故鄉,以最虔誠的心,真誠分享付出後的體悟;期勉把握因緣學習別人的優點、反思自己的不足,用心調整與改進,共同為利益天下眾生而努力。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是從克難、刻苦起始;人人單純一念心,掌握正確方向、行事不偏,才能延續至今。期待大家堅定道心,對的事,做就對了!」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