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9期
2011-10-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南非德本
  特別報導‧關懷東日本大震災
  喜樂證言
  慈善國際‧泰國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9期
  十八日 莫作人間阿修羅

 

◆9‧18《農八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心狂火大,看人不順眼、看事不順心,是人間阿修羅。

修習氣,顯佛性

將於今年底受證成為慈誠、委員的新發意菩薩,經過一年見習、一年培訓課程,陸續返精舍尋根。上人於雲嘉南區培訓圓緣時開示,受證非畢業,而是真正「全人教育」的起步;要保有初發心,繼續向前精進。

「佛陀為度化眾生而來人間,應眾生根基而說法,猶如老師依照學生特質因材施教,師生間建立密切的好緣,學生歡喜來聽課,才會吸收法而能學有專精。成佛必須福慧具足,尤其不可或缺眾生緣,故要先結好人緣。」

上人表示,學佛,並非燒香磕求佛菩薩保佑,而是了解佛陀的精神理念,以及所覺悟的人、事、物真諦。「世間兩件事擋不住,一是時間、二是無常。要信受奉行佛陀所說法,把握當下、做就對了;莫抱持得過且過的心態,自我放縱、耽擱。」

眾生輪迴六道中,由不得自己,所以難脫苦海。上人叮嚀,佛陀教導「修十善種天人因,守五戒不失人身」。「佛號『天人師』,也就是引導天、人,走向正確道路的良師。六道之中,唯有『天、人』可以接受佛陀的教法;然天上無佛可成,故要不失人身,才可以繼續接受佛法的教育。」

天界中的阿修羅,雖有天福卻無天德,也就是沒修養。上人表示:「人間也有阿修羅,即使環境養尊處優,仍貢高驕慢、心狂火大,看世間事都不順眼;心靈不平靜,動不動就發脾氣,彷彿處於極苦的地獄、餓鬼道、畜生道。」

上人勉眾,謹記「暴躁習氣常傷人」,要降伏自身脾氣,莫淪為人間阿修羅。


明因果,發大願

「心要有正念。無論是求佛菩薩、鬼神保佑,都是『貪』,易導致偏頗。」上人教眾認清一切皆是因緣果報,應甘願接受,且不斷發心立願,這就是慈濟人的正信。

「信佛最重要的是『學佛』,莫將貪、瞋、癡、慢、疑放在心而受污染;要效法『竹筒歲月』精神,引導人人日日有善念——『令未種善根者,能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能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是我們的責任。」

上人教眾,時時「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把握當下,懺悔改過,微分毫秒都不空過。「若只求自身平安,實求不可得;人人需以最虔誠的心、共同的善念,祈求天下平安,自然自己就平安。」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