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 感恩心,生「福氣」
◆9‧11《農八月‧十四》
【靜思小語】有感恩心,就能對人生起歡喜心與信心;彼此互動和諧,這一股祥和之氣,就是「福氣」。
五濁惡世,燈燈相傳
晨語時間,上人解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通稱為「佛」,意為覺者;所有的佛也都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之「十號」;再以不同的名號區分各時期在世間度眾的覺者∣∣「釋迦牟尼」為兩千五百多年前生在人間、修行成道的覺者;文殊菩薩在《法華經‧序品》中舉例的「日月燈明」,則是過去久遠劫前修行成道的覺者。
佛陀為釋迦族人,成道後被稱為「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的聖者。「釋迦」意為「能仁」。上人解說,「能仁」之「能」,即能力、毅力。「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調,須以大能力、大耐力才能度化。釋迦牟尼佛即使過去久遠劫早已修行成道,仍以其毅力、耐力、能力,顯發慈悲,為救度苦難而來人間。」
雖然名稱有別,但是「佛佛道同」,所說的法都是勝妙希有之正法。上人指出,「日月燈」三字,皆具光明之意,形容覺者的大智慧光明,能照耀世間。
「『日』比喻佛果上之智德——以日光比喻佛的智慧德行,能照耀一切、去除昏暗無明,亦能像日光助長萬物般,長養眾生慧命。『月』比佛果上之斷德——佛心寬廣無量無邊,彷彿月光照映般清涼,使人斷除執著、妄想,心靈不受污染。『燈』比佛果上之恩德——凡夫心受無明蒙蔽,如同在黑暗中,佛以大悲心為眾生燃燈照路,引導前行。」
文殊菩薩示眾,諸佛出現人間,都是經過「無央數劫」——難以計算的無限長時間之修行;但是人生壽命苦短,故上人勉眾把握每一分秒信受奉持佛法,累積福德因緣。
「要感念佛之智德、斷德與恩德,大智慧光明照耀世間。依循佛德之指引,照亮自己暗闃的心靈,且讓佛法燈燈相傳,長存於世。」
點亮心燈,啟發悲智
十年前,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造成兩千九百九十六人罹難,震驚全球。早會時間,上人慨嘆這段傷痛歷史不僅造成許多寶貴生命隕逝,更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掀起戰火。事發十年,民眾傷痛記憶依然難以抹去。
今天亦是東日本大震災屆滿半年之日,慈濟第五梯次賑災發放團成員,此刻正於重災區宮城縣東松島市、女川町致贈慰問金。災後半年來,慈濟人的愛未曾離開,多次往返災區,親手遍布施;民眾因此對慈濟建立起信心,或點燃熱情投入志工行列,愛的種子已經萌發。
上人感嘆,美國九一一事件、東日本大地震,都是驚世災難,感恩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心無罣礙;而接受者心懷感恩,亦思回饋。例如在日本東北災區,許多人主動穿上志工背心為鄉親服務,如同燈燈相傳,將光明延續。
「人心不平起災難,攻擊、報復的惡性循環不止,世間將難以平安;反之,若人與人之間能互愛互助,破碎的土地亦能再度綻放希望。」
上人表示,人人皆具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與無私大愛,可修行而成就如「日月燈」般的光明德行;即使尚無法如佛之「智德」如日普照、佛之「斷德」如月映清涼,至少能提起「恩德」,點燃燈火為五濁惡世的眾生指引方向。
「凡夫心無明暗闃,如漫漫長夜,需要日、月、燈之光明照耀。期許慈濟人點燃心燈,作指引方向的燈塔,讓沈浮無明大海中的眾生有所依循;更盼受災民眾早日揮別傷痛,點燃心靈之燈,創造光明、亮麗的人間歷史。」
用「軟實力」,調和人心
花蓮慈濟醫院自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啟業以來,已走過二十五年歲月;從草創艱辛,到升格為醫學中心、成為花東後送醫院,這四分之一世紀中,有豐富感人的醫療史蹟。
花蓮慈院舉辦二十五周年院慶及志工表揚大會,上人於會中開示:「籌建花蓮慈院是第一次『人間菩薩大招生』,當時一切克難,幸有許多志工奔走籌募建設基金。醫院啟用後他們沒有休息,更投入醫療志工,讓病患安心信任,也讓醫療團隊能專心盡力搶救生命。二十多年如一日,而今他們鬢髮已斑白,智慧卻隨日而增。」
慈濟醫療志業成果,皆出於眾人無私付出以成,上人表達深切感恩:「大家用心、用生命建造出『我們的』醫院,用疼惜、溫暖的雙手牽扶起病患,讓他們心能安定,進而感受醫護同仁用心用愛的付出。」
上人教眾,感恩是一帖良藥。「有感恩心,就能對醫護生歡喜與信心,醫護與病患間互動和諧,所形成的祥和之氣,就是『福氣』。」
醫療志工身心健康,才能照顧更多人身心健康。上人殷切勉眾:「雖然大家頭髮已花白,期待心永遠都是熱的,且愈來愈清淨、智慧愈益增長;要鍛鍊軟實力,引導身心皆病者從迷茫中清醒與改變。」
人醫之愛,師師傳承
慈濟醫療志業一路走來,上人表達對醫療團隊非常感恩。尤其首任杜詩綿院長與次任曾文賓院長,都是從籌建慈院之初,即與一群建築委員用心籌畫建院諸事。「杜院長人生最後幾年,用心盡力為慈院付出,臨終前皈依,且囑家屬將骨灰奉祀於慈院附近的山上,既靠近師父,也能天天望見慈院……這分情多麼濃厚!即使事隔二十多年,我仍念念不忘。」
上人表示,醫療志業從無到有,從花蓮慈院創立到六院一家,都是師師傳承、用愛培育,也吸引更多有愛、同一心志的醫師來花蓮奉獻所長。「六院皆可見到師徒之間醫學傳承之情,老師成就學生、資深者用心陪伴後進;各科醫療團隊情感緊密,將醫院當成自己的家,用心守護,且視病如親、視病如己,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之心,為病患做最好的治療。」
上人感恩醫療團隊完成其救拔眾生病苦的心願,且盼人人拉長情、擴大愛,將慈濟醫療人文普及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