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 堅守清流
◆9‧16《農八月‧初一》
【靜思小語】人間善惡拔河,應提起堅定意志,自度度人。
修除習氣,聞法覺悟
「正向的社會教育非常重要。只要道理正確,不分種族、宗教,都能認同與響應。」早會時間,上人感恩海內外慈濟人持續宣導吉祥月、孝親月的觀念,讓民眾破除迷思、歡喜自在,精進虔誠地度過農曆七月。
今年海內外許多慈濟道場,也在農曆七月與精舍連線,同步誦《地藏經》。上人期勉大眾:「要持續精進,讓天天都是吉祥日;日日感恩父母、孝順親長,開闊心胸、付出愛心,即能成就美好的人生,共同創造人間淨土。」
上人致勉,人間菩薩不只聞法覺悟,也要趕快牽引他人,共同修除習氣,自度度人。
及時付出,精進不懈
高屏地區五百多位培訓慈誠、委員返回心靈故鄉尋根。八月中旬天秤颱風侵襲南部,許多慈濟人雖然家中受災,卻率先投入救災,上人對此表示感恩,亦勉眾感恩颱風轉向、善解此次風雨讓臺灣「重災輕受」,持續凝聚人人的虔誠之心。
如何讓心念常保戒慎不鬆懈?上人教眾學習鑑真大師的精進精神——即使身心受盡折磨,晚年眼睛已盲,仍不改其志,直到第六次終於渡海成功,信守答應日本學僧前往傳戒的諾言,以堅強的意志力完成使命。
「信、願、行,是非常重要的學佛要素。大家發心立願投入慈濟,從見習到培訓,即將受證,應該具有堅定的信心,未來更要發大心、立大願,力行菩薩道。」
上人指出,「靜思法脈」是「勤行道」,要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為精神宗旨,發揮堅定的意志力精進前行;「慈濟宗門」是「人間路」,要走入人群行菩薩道,從接觸到的種種人、事、物,不斷學習,得見「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從而「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天災頻傳、人禍不息,都是人心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引起;一切災難的禍源,就在人心。」上人表示,既知人生無常、了解人間是苦,就要時時提起精進心,內修誠、正、信、實,持戒、定、慧,殷勤修福且修慧。
站穩腳步,步步踏實
一位病患對自己的人生規畫,是努力賺錢,五十歲後開始為社會付出。雖然他確實賺了不少錢,但還不到五十歲就罹患癌症,人生規畫難以實現……
上人引述這則醫療志工分享的個案教眾:「人生多苦,無常不期而至,要恆存精進心、及時付出。」
凡夫「發心容易、恆心難」,一旦境界現前就輕言放棄;上人感嘆:「菩薩道上雖有難關,但多數時候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要用堅定的意志力作為『過關』的能量,精進度難關。」
《法華經》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上人勉眾,難得已在清流之中,莫自甘墮落。「世間濁氣就像波濤狂浪般,一波波襲來;清流卻只是涓滴細流,必須加強清流的力量,才能在善惡拔河中取得勝利。」
要讓世間多湧清泉,就要自度度人,廣招人間菩薩。上人教示:「世間少不了每一個人的每一分心。要把心照顧好,從現在開始站穩腳步、步步精進,不空過人生。」
無私無染,回歸佛心
對返回精舍短期精進的中區慈濟人開示,上人教眾運用社區道場勤精進、招菩薩,在菩薩道上認真修行,才能回歸如來地。
「人的心念無形無相,但是無限廣闊、無所不包。只是凡夫僅能見事物之表相,從而分別事物的名相;覺者則能深入事物本質,融通宇宙萬理。凡夫要達佛知佛見,還有一段距離,但是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只要在這條真實路上如實修行,就能回歸如來地。」
上人教眾反省——平時做慈濟事,以單純佛心付出,但是各自回歸家庭、工作時,是否起心動念,在人我之間起分別,讓做慈濟的佛心散逸消失?
「佛陀以單純之心疼惜眾生,視眾生如己子,沒有愛惡之別。人人皆有這種無分別、無私的愛心,只是無法恆久單純、明朗。讓心恆久安住,是人人必須學習的功夫。」
古德云:「挑柴運水無不是禪」。上人教眾,不只是用口說而已,更要在生活中用心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