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1期
2012-10-25
  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中西醫臨床整合中心
  慈善臺灣‧屏東滿州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東日本災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泰北
  助人線上
  出版書訊‧《菲常人生三部曲》
  一句話的力量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1期
  十二日 真正「專業」

 

 ◆9‧12《農七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心志堅定、心寬念純、吃苦耐勞,生手也能成專業。

步步踏實,步步精進

彰化員林張金潭師兄學佛多年,過去為了專心念佛,多次婉拒鄰居黃玉珠師姊邀約參與慈濟活動。直到九二一大地震後,他看見鄉親受災慘況,驚覺只是閉門念佛實在「來不及」,毅然投入慈濟志工行列,自社區環保開始做起,二○○五年受證慈誠。

張師兄坦言,以前認為跟社區居民互動是「攀緣」,如今深刻體會,「廣結善緣」才有成佛的福慧資糧。

早會時間,上人表示,兩千多年來佛法仍難普遍人間,是因為具正知見的人少,以及部分學佛者都只願意閉門自修,使正法難以廣傳。

「法就在生活中,經就是道、道就是路。路就在腳下,只要願意邁步,就可以引導、淨化更多人敬天、愛地、聚福緣,這才是學佛的真功夫。」

上人教眾,經典就是天天走的路;能將生命與佛法相合,佛在心中、法在行中,人與人之間以善互動,才是真正「入經藏」。

「做慈濟是雙腳踏在經典道路上,要用愛鋪路、接引人進來,步步踏實往前走。一步福、一步慧,步步精進,則福慧雙修。」

清流廣布,美善永傳

與出家弟子及同仁談話,上人開示,行事要心細膽大,栽培人才亦同。

「沒有人生來就是專業,端視有心或無心。只要心寬念純、心志堅定,有誠心、有肚量,肯吃苦耐勞,即使沒有高學歷、對相關事務完全生疏,都可以培養成為專家。」

培養人才,首要「心寬念純」。上人說明:「即使好的人才就在身邊,若缺乏心寬念純,就會起慳貪嫉妒之心,而不願培養、不給予職權。這就像用石頭壓住種子,即使種子的本質再好,也無法萌發、成長。」

二○一六年四月慈濟將邁入五十周年,上人指出,在此期限之前,慈濟文史結集工作要有初步的彙編成果。

「若沒有靜思法脈的思想緣起,就無從產生慈濟宗門的事相。法脈宗門的架構清楚、完整,就能成為後世傳承法脈、推行志業的法源依據。有了清楚脈絡,思想就能傳續與發揮,並因應時代與社會背景,產生新思想與方法。」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出於五濁惡世,所謂劫濁、煩惱濁、眾生濁、見濁、命濁。如是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上人說明,佛法是應人間所生,佛菩薩是應眾生之需要而出現。「眾生無明、見解複雜,所以菩薩應眾生之根機而說方便法,使其能信受奉行。」

現今四大不調,天災人禍頻生;上人表示,身處濁世,更要善用科技,讓法脈清流廣為流傳。「唯有走入人群、廣結善緣,自度度人,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引發善效應;這也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修行方法。」

慈濟已經成立文史結集研修中心,上人勉同仁要有耐心,還要耐煩,趕緊結合力量投入。「確認方向、立即行動。法脈源頭清流湧泉不斷,才能持續滋潤大地;會合因緣,讓各地的慈濟種子持續成長茁壯。」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