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5期
2013-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5期
  十六日 回歸真誠之愛

◆11‧16《農十月‧十四》

【靜思小語】善與愛,就是真實人性。

歡喜心,離苦得樂

於三重靜思堂,為第二梯次「海外培訓委員慈誠受證暨歲末祝福」,有二十五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齊聚一堂。上人表示,雖然彼此種族、語言和文化各不相同,卻皆以「佛心師志」行菩薩道,應人間所需,廣施慈悲大愛。

「眾生皆有佛性,人人本具善念;真實的人性,就是善、就是愛。」上人表示,慈濟人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不忍眾生受苦難,聽到何處有人受災受苦,就如同身受,及時給予救助、膚慰,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辛巴威朱金財師兄,與多位本土志工共同演繹「行願」法船。上人欣言,非洲本土志工接受法而開啟心門,生活貧困,卻甘願歡喜做慈濟,付出同時累積心靈財富,人人都是粒粒發亮的黑珍珠。

「引法入心,才能讓人從外在形象、行為,感受慈濟人的合和互協,以及慈濟團體的真、善、美,從而帶動出浩蕩長的大愛隊伍。」

上人由衷感恩慈濟種子在各國落地生根,亦叮囑師兄、師姊們,要將此行所學帶回居住地落實,就地播撒、耕耘善種子,帶動人人通達「靜思法脈」,行入「慈濟宗門」,守持戒、定、慧,廣行善事造福人間。


有法度,心靈富足

下午與美國、海地、墨西哥、聖馬丁、智利、南非、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志工溫馨座談,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心志相合,以無私愛心就地淨化人心。

就如南非本土志工,雖然自身環境窮困,但經由慈濟人接引,日日付出、天天快樂,人人心靈有愛而富足;現在更進一步跨國帶動,隨處愛灑、隨時都能度眾生。

「心中有法,就『有法度』,不僅能幫助自己、豐富有愛的心靈,還可以接引別人。生活在物資缺乏的國度,雖是清貧度日,只要心寬念純,就能知足常樂。」

南非志工以真誠之心付出,雖曾遭遇不好的聲色對待,但他們運用「六度」法,以更加柔軟、謙恭的態度,一再拜訪、拉近感情;此般智慧與愛心,令上人稱歎。「心中有愛而能助人,即使生活困苦也不起煩惱,心靈快樂充實,就是『貧中之富』的人生。」

莫三比克蔡岱霖師姊帶領多位本土志工返臺,其中,安娜師姊過去行為不端,受慈濟人感化後徹底改變、人見人愛;此次她的母親、弟弟隨同來臺,感恩慈濟讓她撿回一個乖女兒。安娜師姊發願要度一千位好菩薩,上人祝福她「多一個零」,度化一萬人成為樂於付出助人的好人。

「人生無常,總有一天會『歸零』,莫執著於財富數字。要把握當下,盡力度人,共同行走菩薩道。」

 

清淨愛,真誠無私

「世間正信宗教,都有同一分至高無上、清淨無私的愛,這分愛就是如來本性、就是『大我』。」

與香港、印尼、泰國、日本、越南、柬埔寨、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挪威、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洲慈濟人溫馨座談,上人勉眾回歸真理、回歸真誠之愛。

莫三比克本土志工此行帶了四個存滿零錢的竹筒返臺,本想要參與福慧紅包製作,但是聽到菲律賓遭受海燕風災侵襲,決定將四個竹筒共兩千三百一十一個硬幣,折合新臺幣約一千一百五十元,捐作菲律賓賑災款。

上人交代常住師父用相同的金額將這些硬幣買下來,折合新臺幣捐助菲律賓,這些硬幣留待明年做福慧紅包時運用。也述及三十多年前籌建花蓮慈濟醫院時,有一位長年為人幫傭的善女人,將二十多年累積、收存的小小金飾,拿到金飾店熔成一塊一兩重的金元寶捐出義賣。

那時剛好也有一位家境良好的委員捐了一張巨額支票,上人應機教導在場的慈濟人,這一兩金元寶與委員所開的支票,價值相同——真誠無私的心意同等貴重。

「同理,來自莫三比克這一個個的銅板,點滴來之不易,又經志工用心揹負回來,我很珍惜,要讓它們『物歸原土』,用於明年莫三比克的福慧紅包。希望經由此舉,讓他們能理解到,愛的能量能持續循環——發心為其他地區的苦難人付出,這分愛心最後還會回歸故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