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1期
2016-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希望工程
  慈善臺灣
  聞法札記
  助人線上
  慈濟文字志工作品展
  阿板薰法香
  書訊
  健康百寶箱
  生命的禮物
  天涯共此情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1期
  二日 媒體,淨心活泉



1.2《農十一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祈願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須從淨化人心做起。

 

發正義之聲

 

科技發達,網路傳訊無遠弗屆,任何人在網路平臺上張貼聳動、不實的訊息,都會讓許多人受煽動而隨之起舞。二○一五年最後一天,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年終文告中呼籲,媒體應多報導正面、啟發性新聞,以平衡世界上邪惡、暴力及仇恨的盛行。

早會時間,上人有感現今社會「無明網」鋪天蓋地,讓人思緒紊亂,分不清是非對錯:「若世上有影響力的人能多發出正義之聲,帶動全球人自我反省、改變行為,就能消減惡的力量。」

「大愛臺負有廣傳清流淨化人心的使命,希望以愛平衡人間苦難,宣揚人間溫暖情事,淨化濁亂世間,讓社會更祥和。」

人間混亂、濁氣濃重,上人感恩同仁們用心製作啟發人心的節目,發揮淨化人心良能,也期待人人用心收看,宏觀天下、平衡心念,累積點點滴滴的愛心付出,造福天下苦難人。

 

淨天下人心

 

「慈濟歷史上的今天」——一九八三年一月二日,上人於慈濟聯誼會首次以「三不求」自勉:「不求身體健康,只求智慧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負擔,只求力量增加。」十二年後,上人又於晨語提出「新春三願」,希望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與知名歌仔戲演藝人員楊麗花女士談話,上人表示,無論「三不求」或「三願」,皆是為天下人間而發願。「要使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須從淨化人心做起——大愛臺負有淨化人心使命,期待透過正向的新聞與節目,平衡世間衝突暴亂,調伏人心惡念。」

「人心污染、造作惡業,讓天地之間的大空間也受污染。佛法將眾生造因、結緣、得果、受報的道理分析得很清楚,若能讓大家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就比較容易有共知、共識與共行。」

上人說明,大愛臺《菩提禪心》節目,就是基於這個想法,希望讓觀眾透過欣賞歌仔戲演繹而了解佛法道理,以佛法的靈方妙藥對治心靈的煩惱無明。

「佛法並非無中生有的神話故事,而是真正能身體力行的道理。」上人言,《菩提禪心》節目內容並非杜撰的戲劇,而是出於佛典故事或慈濟人的真人實事,期待演出者皆能抱持「演繹」而非「演戲」的心態投入,以說法、傳法的心情慎重以待,吸引更多觀眾接觸佛法、思考道理,身體力行。

「五十年來,為了做慈濟、愛天下眾生,我問心無愧;即使面對種種困難與批評,都自勉『能受天磨方鐵漢』,提起感恩心以對;看到慈濟人天天為了救助苦難而付出,人人放下身段,發揮良能,心中更為感恩!」

全球慈濟人秉持菩薩心,走入苦難之處救度眾生,天天都有許多感人的真人實事,每一則都是值得傳揚的人間藏經。上人表示,走入人群修行,遇他人阻撓行善,要自我提醒:這是過去生所結的惡緣,要以柔軟謙卑態度轉惡緣為善緣,不再隨境起煩惱。「能夠如此,則無論再辛苦都能甘之如飴,安穩行走大乘菩薩道,以甘願歡喜心為眾生付出無所求。」

人間苦難事多,尤其地球發燒、生病了,這是天下大事。上人感嘆,氣候變遷、環境惡化,起因於人心貪欲無窮;「媒體是淨化人心的活泉,佛法則是教化人心的妙方,期待運用源源不絕的清淨法水洗滌人心,讓人人接受教化、心生警惕,起於行動,幫助地球退燒。」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