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十四日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
◆10‧13~14《農九月‧十七至十八》
【靜思小語】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惡業。
去我執,除三慢
佛說《法華經》時,大眾安坐專注聆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這是因為聞法眾了解佛所說的法是與過去不同的殊勝大法,所以用全然信任、歡喜的心聽法。
晨語時間,上人教眾,欲達「身心不動」的專注與定力,先去除三種「慢」心——勝慢、等慢、不如慢。
「無論是自認勝過別人而有優越感;認為自己與別人平等所以要求同等待遇;或是認為既已不如人,就不肯精進,這些心念都會引起諍論,受到五欲的誘惑而偏向。」
上人表示,種種「慢」心,都是人之心病。心靈要經常保持安定、穩重,恆持正念,守志奉道,也要引導眾生走向正道,以慈悲與智慧運駕慈航,度化芸芸眾生。
植福因,消惡業
「二○○一年十月十三日,對慈濟來說是永恆的歷史。」十年前,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全球瀰漫不安氣氛,慈濟於當年十月十三日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募心運動,呼籲「一人一善,遠離災難」,並在臺北關渡志業園區舉辦祈福晚會,邀請各宗教代表共同祈禱,透過大愛臺向全球轉播。
早會時間,上人回顧當時與美國會場連線,不分宗教共同祈禱和平的晚會情景,感慨人心的貪、瞋、癡破壞了世界的祥和美好,因此慈濟長期於社區「愛灑」,期待帶動虔誠祈禱,也啟發善心善念。
「執迷偏差,顛狂荒亂的人心,極可能造成傷亡慘重、遺禍無窮的人間災難。」上人教眾克服欲念,生活儉樸,「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惡業」,才能創造祥和平安的人間淨土。
真誠愛,淨心靈
醫療志策會上,上人舉說馬來西亞慈濟洗腎中心,不僅補助經濟困難的腎友們得以安心就醫,中心同仁與志工溫馨帶動,許多病患受感動主動加入志工行列,戒除菸酒惡習且茹素,改善身體健康,同時提升心靈品質。
「慈濟志工長期真誠互動,讓腎友們感受到最貼切的愛,觸動心靈深處而毅然改變。一個人戒除惡習,就能讓一個家庭幸福。」
上人欣言,慈濟醫療過人之處,在於「誠」與使命感,所看重的是「人」。醫護團隊搶救生命之時,也顧及病患的生活與家庭;悉心照料、醫治好一名病患,也救了一個家庭。
「要醫人、醫病,也救其家庭,就要洗滌其心靈。」上人期勉醫療志業同仁以此為目標,付出真誠之愛,讓更多病患感受關懷,進而改變人生。
不只是醫療,上人強調,慈濟於每一個國度亦是以真誠之愛付出,故能融解因陌生而樹立的心防,與當地人士交心,溝通無礙。
今年國際間發生多起重大災難,除了慈濟東日本強震賑災發放尚在進行,志工也踏上長期受糧荒所苦的北朝鮮勘災,即將為民眾發放「蒸穀米」……
「每一次賑災、濟貧,都是淨化人心的好機會;期望助人者能見苦知福,知福、惜福再造福。」近年來經濟蕭條、物價不斷上漲,提報慈濟救助者愈多,上人致勉,濟貧助苦不只是留下慈善足跡,更要帶動人心向善,即使承擔愈重,仍要堅定前行。
涅槃光,法不滅
「生死煩惱的此岸,有生、老、病、死的無奈,以及種種心靈病態之苦;涅槃寂靜的彼岸,則是清淨無染的解脫、安樂境界。」十四日晨語時間,上人指出,佛菩薩為對治眾生之病、解除眾生輪迴之苦,故應機示教,接引眾生從煩惱無盡的此岸,渡至清淨安樂的彼岸。
而對治眾生心病之藥,即「六度」之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上人教導,佛弟子要內觀自性,找到「病源」,再用「六度」對治心病。不只自度,還要度人。
「學佛、行法,必須精進深入,才能入人群應機施教。既發心做大船師,就要適應眾生芸芸苦難,用八萬法門,『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日月燈明佛宣說《法華經》後,「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上人解說,覺者暢述本懷、說真實法後,即宣告將入涅槃之境;雖然「應化身」的肉體身軀同樣不離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但其「法性身」不生不滅。
「眾生的本有佛性,亦是無去無來、無生無滅。」上人說明,涅槃意為「寂光」,或稱「滅度」,是滅除生死瀑流而至常寂光明之境。
凡夫因愛欲煩惱,沈浮於生死瀑流之中,不由自主;覺者已從迷茫夢遊中清醒,故能滅除苦因苦果,脫離生死輪迴,「置涅槃岸」,心靈永住安樂的寂光土。
覺者去來自如,不斷為眾生現相說法。上人請大眾深入體解並運用佛陀教法,則每一句佛法,都是對治心病的靈方妙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