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日 大好人生
◆3‧31《農三月‧初十》
【靜思小語】珍惜青春年華,展現純潔、亮麗形象,付出真善美的行動。
作知音,為典範
「寶貴的青春年華不留白,若表現出邋邋遢遢的形象與行為,實在『可惜』;應該展現純潔、整齊的亮麗形象,『珍惜』大好人生,從生活到應對進退,都要用心學習。」
一百七十位參與經藏演繹的慈濟大學及技術學院師生,今早在王本榮、羅文瑞校長的帶領下,於精舍感恩堂分享入經藏的感動,上人期許大眾恆持入經藏的清淨虔誠心,保持真、善、美的形象與行動。
「有云『天下知音少』,但從籌備以來,大家共聚共修,人人互為知音,千人同時動作,心念、舉動皆合齊,故能震撼觀者、感動人心。」上人期待大眾在演繹圓滿後持續共修,法船繼續航行,用心體會法理,不斷地修正身心行為。
「共修、讀書會要持續,讓尚未入經藏者有機會入經藏,已經有體悟者能持續精進,相互分享法益。」上人勉勵孩子們都能做同學的典範,有禮貌、懂道理,提升智慧、學以致用,才是真、善、美的慈濟教育。
同理心,平欲念
北區榮董返花尋根,上人分享,早上聆取慈大與技術學院同學參與經藏演繹心得。一位同學坦言,雖然決心齋戒入經藏,過程中仍會動念想吃葷,遂請教常住師父如何對治?師父教導,若起了想吃肉的念頭,就咬自己的手指,提醒自己,僅是輕輕一咬就感到痛楚,動物面對人類宰殺又是何等驚惶痛苦?提起同理心,就能平伏欲念。
「人們因為心起貪念而迷失,不斷在生活中造業,污染、破壞環境,危害眾生健康與生命安全。」上人分析,六道之中,眾生各隨因緣果報而投生,並非生來就要為人所食,人類應心生警覺而持續齋戒茹素。
「大量養殖、大量殺生,對身心健康與大地環境皆造成負面影響;現今四大不調、災難頻繁,許多人身陷苦難;探討各種天災人禍的起因,皆是人心不調、心態不軌所引發,人人都應自我反省、向內懺悔。」
上人呼籲,有福身在平安之地,知福還要多造福,期待人人響應「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生活節約用度、節制飲食,維持自身健康,並將省下的開銷用於助人,讓臺灣的善與愛普及全球,為天下苦難人付出一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