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1期
2012-10-25
  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中西醫臨床整合中心
  慈善臺灣‧屏東滿州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東日本災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泰北
  助人線上
  出版書訊‧《菲常人生三部曲》
  一句話的力量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1期
  二十至二十一日 創造幸福

 

 ◆9‧20~21《農八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心念調和,知足助人,便會感受幸福。

緬懷人醫

北區人醫會蔡宗賢醫師於二十日凌晨病逝,享年五十五歲,家屬與法親依其心願護送遺體返回花蓮,成為慈濟大學醫學生的大體老師。上人聞訊深感不捨,於早會對眾述說蔡醫師短暫但豐富的一生,期許大家學習菩薩典範,把握有限人生,付出無私大愛。

蔡醫師自幼患小兒麻痹症,備受家人疼惜與鼓勵,讓他自信而不自卑;父親期許他當醫師,蔡醫師也不負期望考上陽明大學牙醫系,於一九八六年自行開業。當時臺灣股市行情佳,他也投資股票,心情隨股市起落;即使生活條件優渥,卻總覺得不滿足,也曾因對臺灣社會現象不滿而想要移民海外。

九二一大地震後,看到慈濟人第一時間到災區付出,讓他警覺到自己不應只是以冷漠、批評表達對臺灣的關心,還可以做更多關懷社會的事,於是加入慈濟人醫會;二○○四年起開始到偏遠地區和離島義診,還到醫院當志工,送病歷、送檢體,用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溫暖人心。

「參與義診時,他不因自己行動不便而受限,無論多麼遙遠、多麼崎嶇的道路,他都來去自如,只要普通人走得到,他也要靠著枴杖行走,或用雙手輔助攀越障礙,再如何辛苦都能克服。看似平凡的人生,所做卻不平凡,為人間奉獻身心的精神很偉大。」

蔡醫師即使患有肝硬化,依然踩著堅定腳步,在菩薩道上邁進。今年七月舉家東遷,想為東部鄉親服務,卻因肝炎惡化而病倒。

「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爽朗的笑聲,再也看不到他亮麗的笑容……雖然不捨,但蔡醫師已拓展其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實為人品典範,我們要祝福他快快乘願再來。」

上人以此教眾,把握平安健康之時,用心學習、無私付出,用毅力克服困難,以堅定道心精進菩薩道。

傳法知音

「現在已是佛陀所說的『五濁惡世』,眾生煩惱濃重、見解偏差;人與人之間觀念不同造成對立,以致戰禍動亂不止。人心就像乾燥的大地,只要一陣風吹,就漫天沙塵,看不清周遭景物,故須及時在人心撒播種子,讓每一畝心田有法水灌注、心地不揚塵,就能讓播下的種子萌芽、茁壯。」

與美國夏威夷慈光師姊及「法譬如水」英譯團隊談話,上人勉眾,於現世傳法,不只要稟承佛陀教育眾生的精神,且要把握機緣以法水滋潤大地,讓志業扶疏增長。

「佛陀在世親自教授佛法,但能了解者仍為少數;或根機鈍劣,或缺乏聞法、學佛的因緣。佛陀不放棄,鍥而不捨地應眾生根機,設種種方便法循循善誘。」

上人指出,佛法要應現代社會生態、人心而活用,不能執著於過去的時代背景;須將佛法與現代的人間事相結合,以淺白的文句讓大家融會貫通。「期待大家要當師父的『知音』,理解法脈宗門內涵,翻譯時才能方向正確。」

幸福人間

人文志策會中,上人肯定同仁們在海內外用心採訪、報真導正,也感恩全球人文真善美志工就地、就近留錄慈濟歷史,見證此時此世的人間事相。

慈濟人遍布全球、慈濟事同時並進,人人克服困難、落實一步八腳印,皆表示自己是「做師父要做的事」,或是「聽到師父這麼說,我就這麼做」 。上人期待同仁們用心記錄人間菩薩事蹟,共同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也寫下慈濟大藏經。

「欲救世,先救人心;故須以法水清流源源不絕地流入人心、洗滌無明煩惱。」上人指出,慈濟從四十六年前啟動,即以「為佛教,為眾生」為泉源,希望此一源流能永久傳續、普及全球。「負責傳播清流的人文志業體同仁要以身作則,提升自身人文氣質,做出內外相符的媒體典範。」

近日美國一部電影諷刺伊斯蘭教,引發全球穆斯林群起抗議,甚至有外交使節受到攻擊身亡;在亞洲,日本、中國因釣魚臺列嶼歸屬問題起爭端,兩國人民亦出現不理性行為……

上人憂心表示:「天地眾生皆如一家人,不應有對立衝突;故慈濟人皆以無私大愛,不分國籍、宗教付出。期待人人都能安分守己,相互尊重,心懷感恩,付出大愛;如此才能共同營造人間的幸福。」

要創造幸福,唯有心念調和,生活儉約,上人強調:「有餘力助人便會感受幸福。受助者能自立,又多了一分力量為社會付出。如此何必分別你我、種族、宗教?『大愛』是人生最大的希望。」

上人期待人人以開闊心胸,正確理解宗教信仰的精神宗旨,用大愛化解障礙,共同成就人間的平安幸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