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 傳法,莫傳是非

◆ 12.23《農十一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不說人是「」非,也不接收是非傳言。
付出,得歡喜
「面對苦難大眾,要懷抱感恩心付出;用慈施悲,無偏無私,普施廣濟。」與菲律賓慈濟人談話,上人肯定大家無論是在前線帶動,或在後勤補給、勸募支援,皆能扮演好每一個環節的「螺絲釘」,讓海燕賑災工作順利推展,安撫災後浮動人心。
「只是讀佛經,難以深刻體會經文意義。親自踏上災區,看見殘破悲悽景象,在在示現『無常』、『苦空』的道理。對於『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等經文感受愈是深刻,想要救助受災民眾的悲心愈是急切,即使賑災之路艱辛困難,依然運用智慧一一克服,合和互協安民定邦。」
在菲律賓慈濟人全力救助海燕風災的同時,馬來西亞慈濟人也在救助彭亨州、登嘉樓州水患;美國芝加哥慈濟人奔波在龍捲風災區勘災、發放;澳洲慈濟人則是想盡辦法,為山林大火的受災民眾付出;大陸各地志工已陸續展開冬令發放……
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千手千眼、萬手萬足,伸手膚慰、擁抱苦難人。「期待大家無私喜捨,不只願意付出,還能去除煩惱,做得歡喜。」
領眾,得共鳴
「說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道聽塗說、做是非人,也不能接受是非傳言。要傳法,莫傳是非。」與海外慈濟人談話,上人教導,修學佛法,要以「戒」為師,莫徒耗時日在聽是非、傳是非,讓無明障蔽原本清淨的心、阻礙前進道路。
全球每天都有兩百多個慈濟道場,與精舍同步連線聆聽靜思晨語;上人言,弟子們如此精進,也敦促自己即使身體不適,也要善盡責任,讓每一位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弟子,都能「法入心」,走入人群運用佛法。
「佛陀即將入滅時,教導後世『以戒為師』。每一位靜思弟子也要依法奉行,『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照顧好自我心念,自愛才能愛人。」
上人強調,「以戒為制度」,不是拿著法令約制別人,「而是以戒律防止自我犯錯。同理,『以愛為管理』也是要以自愛為前提,照顧自心,縮小自己,才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師兄,昨天在分享海燕風災賑災行動時,一一介紹菲律賓慈濟人,讚歎他們在每一個環節發揮智慧良能;當事人謙言自己沒有做什麼,偉嵩師兄則代為述說各人的辛勞付出,如數家珍。上人舉此為例,教眾縮小自己、稱揚別人、把功勞歸於他人,才是領導者的風度。
「縮小自己,才能發自內心對人感恩、尊重、愛。反之,自以為高人一等,貢高我慢,將自己擺在他人上方,缺乏愛的基礎,就容易墜落,無法與人起共鳴。」
慈濟宗門的宗旨,是走入人群,運用靜思法脈將人間路鋪得平坦,與菩提道接軌。上人教眾,多接受法,就多收入心靈財富;多做多得,就多與人結好緣。
「見他人聲色不佳,不要起瞋心,要感恩對方示現,試煉自我修行功夫;能自在接受、消化,也要自我感恩。」
上人強調,功德不是拜求來的,是內修外行而得。「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對外付出、利益他人,同時也將利益自我,就是『饒益眾生』。」
上人期勉大家將法運用在待人處事中,磨練心志、去除煩惱;與人共事要廣結善緣,也要應機給予法的指引,如此即是「轉法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