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 苦難中,看見大愛能量

4.26~27《農三月‧初八至初九》
【靜思小語】愛大地,愛眾生,樂於付出,累積大愛能量。
付出,傳遞大愛
臺灣時間昨日下午兩點十一分,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鄰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西藏皆感受強烈震盪。震央距離人口密集的首都加德滿都僅七十七公里,加德滿都大量房屋倒塌,附近農村幾乎全毀,罹難人數持續增加中。
早會時間,上人感嘆,震盪突如其來,剎那間家園破碎,至親摯愛天人永隔。「四大不調,自然威力之大,更突顯人類渺小,豈能再逞強?唯有天地調和,人類才能平安。」
上人教眾,生活要戒慎虔誠,愛大地、愛眾生,樂於付出,累積愛的能量,才能減輕災難之苦。
去年五月巴爾幹半島發生世紀洪澇,歐洲慈濟人持續關懷波士尼亞受災民眾;今年四月中旬再度前往舉行第二波發放,致贈購物券、毛毯及多功能摺疊床等物資。
四月十二日是東正教的重要節慶「復活節」,沙馬奇鎮居民於教堂參與彌撒後,前往體育館領取物資。慈濟人「以工代賑」聘請當地年輕人,協助年長居民搬運物資返家;居民對於慈濟人尊重有禮、真誠有愛的人文精神,紛紛表示肯定。
「慈濟人不分宗教、種族,一視同仁給予協助,平等尊重每一個人;這分愛不僅膚慰人心,也為人間帶來溫暖。」上人感恩歐洲慈濟人跨國協力,傳遞人間大愛。
調心,撫平苦難
「慈濟尼泊爾地震賑災協調中心」,二十六日上午於花蓮本會成立,基金會同仁鎮日匯集相關訊息向上人報告,並籌集人力、物力,盡快前往災區馳援。
二十七日晨語,上人感嘆:「此時,有許多人還在尋找失蹤的親人,悲痛哀傷心情可想而知。聽聞災區下雨、入夜淒冷,受災民眾無家可歸又承受喪親之痛,要如何度過身心煎熬?」
臺中及臺北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趙有誠,馬來西亞劉濟雨、美國賴達邁、印度普明(Pravin Hanumant)等志工共十五人,組成第一梯次賑災醫療團,攜帶逾一公噸的賑災藥品與物資,今日經曼谷轉機趕赴尼泊爾。
上人感恩慈濟人長年累月在世界各地廣結善緣,賑災腳步走過九十多個國家地區,故能在此次尼泊爾賑災中,得到四面八方的支援,綿綿密密的菩薩網迅速鋪起勘災、賑災道路。
「人間苦難偏多。尼泊爾是佛教國家,虔誠祝福此行一切順利,除了物資與醫療援助,也能運用佛法,為受災民眾拔除身心苦難。」
兩千六百多年前,佛陀出生在尼泊爾西部塔拉伊(Ta-rai)的藍毗尼(Lumbini),見人間苦相而放棄太子身分,離開皇宮探索宇宙人間的真理。上人表示:「佛陀覺悟的那一刻,不只透徹宇宙萬物真理,也體會到人間苦難的根源在人心;因此盡其一生說法度眾生。佛陀希望引導眾生降伏煩惱無明,不再造作苦因、受苦報。然而眾生無明,在滾滾紅塵中隨波逐流……」
上人勉眾,要用心撥開濁世紛擾,自淨心意;用心修學佛法,守護慧命與道心,在菩提大道上穩步精進。
伸援,同體大悲
「人們生活的這一片大地,為什麼苦難偏多?為什麼氣候不調?為什麼大地不斷受毀傷?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總是對立、相互傷害?」
上人感嘆,看到世間災禍頻頻,天天都在問「為什麼?」「佛陀說,人間之苦,實起於人心。唯有人心歸於正道,才不會沈淪苦難之中。」
尼泊爾強震震碎了許多人的家園,也讓數百年的古建築毀於一旦。上人於早會開示,災後破碎景象,傳達「無常」之理——世間有形之物,常在「成、住、壞、空」的無常變化中。
「無常人間,莫只關心自我得失;要珍惜平安之福,提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關懷天下眾生、及時援助苦難。」
傍晚時分,同仁報告,加德滿都機場國際航班大亂,在曼谷準備轉機飛尼泊爾的慈濟賑災醫療團,因班機取消,明天上午將再至機場等候。
媒體報導,地震死亡人數已攀升至三千兩百人,災區餘震頻仍;上人指示,密切注意賑災團員在當地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