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2期
2015-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人世間
  慈善臺灣
  阿板薰法香
  助人線上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2期
  四月二十日 破除無明網

4.20《農三月‧初二》

【靜思小語】力行戒、定、慧,破除煩惱無明毒網。

以法為藥

印尼棉蘭七十五歲的董先生,六年前太太過世,他無法接受,將遺體放在屋內直到發出惡臭,親戚發現後協助下葬;他從此自我封閉,足不出戶。

慈濟人得知後,經常前往關懷問候,卻不得其門而入。志工不放棄,有空就去探望、在門外問候他;如此持續了三個月,終於讓董先生放下戒心,願意打開家門。

志工進門後,發現垃圾堆疊滿屋,蟑螂、老鼠四竄,心疼這樣的環境如何生活?徵得他的同意,一群志工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終於為他清完垃圾、家具換新,並為父子倆理髮、擦藥。真誠付出讓董先生展現笑容,身心與居住環境煥然一新;患有精神障礙的養子也在志工引導下,學會洗衣、打掃、自理生活。

晨語時間,上人感嘆:「一念之差,讓身心落入如同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苦惡境界。在惡劣無光的生活中,幸有善因緣遇到人間菩薩,將父子兩人從黑暗中救拔出來。」

佛經說的「八苦」,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上人指出,董先生難以接受太太離世的現實,「愛別離苦」造成他心中充滿悲傷、怨懟、不平,而致「五陰熾盛」;身心失衡而自我封閉。

「佛陀如大醫王,應眾生之病開藥,使人脫離身心之苦。慈濟人以佛法為藥,治董先生的心病,終於讓他脫離宛如三惡道的苦境、解開深陷八苦的心結。」

曾任中文老師的他,現在天天收看大愛臺節目、讀上人著作,還親自寫了一封信託棉蘭慈濟人轉呈上人,感恩慈濟人引領他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如今不但生活改善,煩惱也消失了。

「慈濟人不只解救他出離苦坑,更接引他進入善門。這就是愛!沒有愛,如何能鍥而不捨完成這麼艱鉅的工作?」上人讚歎慈濟人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合和互協、無私付出,作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持戒行善

天堂地獄,一念之間。上人表示,業力來時,受苦受難,若心又隨著境界牽動,不斷生起負面想法,常在惡境之中,則如墮地獄,苦上加苦。「心念一轉,坦然以待,即能轉苦為樂。」

上人指出,以「五戒」、「十善」,治「三惡」、「八苦」,就如同用小藥草治療小病,「唯治時疾而已」。

「小乘法只能治一時之病,使人看開人間苦。要進一步引導人追求大道,棄捨私心俗情,覺悟解脫;如此才能不再隨著業力輪迴受苦。」

《法華經‧藥草喻品》:「知無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上人解說,這個階段是聲聞、緣覺的修行境界,「善知無漏智慧之法,入心而無漏失」。

「聲聞、緣覺在鮮少人跡的山林中專心修行,是為了不再輪迴受苦;但心門沒有完全敞開,某些微細的煩惱、執著尚存,只要環境改變,就會顯發。修行要達到究竟,必須經過菩薩道的磨練。」

上人教眾要修「菩薩乘」,以戒、定、慧照顧好身心,且要提起度眾生的大願力。「心起覺悟,用戒、定、慧破除煩惱無明的惡網——持『戒』清淨,不受煩惱污染;心『定』,不受境界誘引;法入心、智『慧』增長,即使身處惡濁環境,也不受污染、墮入陷阱。」

上人期勉大家,要用明朗的智慧、堅定的道心走入人群,剪除煩惱無明的毒網,讓人心不受毒害,提升智慧而通達覺道。

 

妙有法喜

加拿大冬季氣候嚴寒,慈濟人長期對街友供應熱食及致贈生活用品;今年更展開「移動式」緊急關懷——在攝氏零下三十度的寒冬裏,揹著禦寒衣帽及三明治等餐點,給予街友們最直接的協助;看到他們雙手凍僵無法彎曲,志工脫下自己溫暖的手套為他們戴上。

加拿大慈濟人長年累月的付出,獲政府肯定——二○一一年,溫哥華市政府訂十月二十一日為「證嚴上人日」;二○一三年,總理親自頒發「英國女王鑽禧獎章」給慈濟人;此外,以華裔為主的慈濟人被加國政府視為新公民典範,自二○○九年起邀請列席公民宣誓典禮勉勵新移民,今年更首度移師靜思堂舉行……

海外會務報告第四天,聽聞加拿大慈濟人分享,上人感恩大家忍受寒風雪凍,為苦難人付出。「大家長年累月身體力行、自規自律付出,受到政府與民眾的肯定,卻把功與名歸向臺灣、回向給師父;感恩與感動難以言盡!」

在馬來西亞,今年初東海岸大水患賑災,南馬、北馬慈濟人合和互協,不只安定受災鄉親的生活,也安撫驚惶無措的心;水災後搭建簡易屋,帶動居民無私付出,也帶起鄰里互助的祥和之氣,讓不同種族和平相處。

馬國慈濟人推動環保,發願「一協一站」——一個協力組隊成立一個環保點。陳秀蘭師姊是吉膽島第一顆慈濟種子,以好人緣接引鄉親,已有七百多位會員、許多人更投入環保志工行列。

一位先生過去吃喝嫖賭、脾氣暴躁,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在秀蘭師姊鼓勵下,如今成為最認真做環保的志工。為了維護慈濟形象,他改變種種惡習,也轉變對人的態度,受到島民肯定。

「愛的能量,能感化剛強心。只要下定決心改惡從善,沒有做不到的事。」上人肯定馬來西亞慈濟人合和互協,帶動起善的效應。

聽聞各國慈濟人分享,上人表示內心的憂愁擔慮一點一滴地「掏空」。「一切無明煩惱已『空』,而『妙有』滿滿的法喜。」

佛法妙理如祥雲,能普降甘霖、滋潤大地;眾生隨根機吸收法益,點點滴滴都能滋潤心田。上人感恩慈濟人把握無形無相的妙法,扎扎實實地運用在居住地,成就志業;期許大家回到居住地更用心帶動,讓更多人投入行善助人的行列。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