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戒、懺悔 大願行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一年三月七日至二十二日
二○一一年才開始三個多月,全球水災、火災、地震頻傳,
天地負重,聲聲告急!
現在正是人人大反省、大懺悔的時刻——不只懺悔,還要齋戒;
不只齋戒,還要發大願身體力行,為善要更積極,用愛庇護一切眾生。
日本東北地區大地震已經半個月了,受災民眾陷入地震、海嘯、火災、核能輻射外洩的重重災難,身心分分秒秒都在煎熬中。天地負重,聲聲告急!看到難以計數的人受災受難,我的心非常不捨,秒秒都很沈重。
但擔心沒有用,期待全球慈濟人以最虔誠的心,為受災民眾祈禱;同時盡己之力,向人人募心募愛——募人人一分「虔誠祈禱」,募人人一分「愛心關懷」,募人人一分「悲憫喜捨」;為日本祝福,也為全球集福,讓苦難快快過去,普天下祥和無災。
●
日本經歷如此大的災難之後,全民展現沈著冷靜、高度的自制力,即使在霜雪中領取生活物資,也是次序井然地排隊,彼此互助禮讓;這分理性之美,令人敬佩,也讓人心疼。
面對大災難,要提起「戒、定、慧」——心中有「戒」,舉手投足戒慎虔誠,自然能防非止惡;遇事心能穩「定」,用智「慧」分析一切,就不會慌張、恐懼。
日本慈濟人不多且分散各地,但人人發揮赤子之心,一念單純勇猛精進,排除恐懼、克服困難,及時走入災區付出;以誠懇的愛、尊重的態度,膚慰受災民眾受驚受怕、受苦受難的心靈。
行菩薩道,不是一時的熱心、歡喜才做,而是永恆的發心;看見眾生苦難,無論再辛苦,都要發揮赤子的清淨單純心,以及駱駝的耐力、獅子般的勇猛,悲智雙運,堅持為眾生拔苦。
懺悔的時刻,
覺醒的年代——
「利」在前,「害」緊隨,
貪圖逸樂,自造危機。
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人類往往只看見自己,只看見天災人禍使人們受盡災難恐懼,卻沒有反省自己曾經做過多少傷害生靈、傷害天地的事。
大自然的災難,與人類生活型態息息相關。人心無明、貪婪,一味追求享樂,享福消福,自然危機四伏,當果報成熟時,災難就難以閃避。
人類貪便利、貪享受,為了滿足無窮的貪欲,各國致力研發科技、拚經濟——為了「行」的方便,隧道不斷挖、道路不斷開,美其名是建設,其實是破壞;樹木遭砍伐、水土遭破壞,遇雨就成災。為了追求速度與便利,車輛愈來愈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直線上升;抽取、提煉石油造成空氣污染,愈來愈難見到清澈的藍天白雲;過度依賴電力,大興土木建造核電廠,更不知埋下多少危機……
「禍」「福」一念間。「利」在前,「害」緊跟在後,一味追求「利」,將深埋「害」的危機;共業一起,天災人禍就頻傳了。
災難聲聲告急,我不斷呼喚:「來不及、來不及了!」有多少人聽進去?心是否有共鳴?在慈濟即將邁入四十五周年的此刻,我希望引導大家走入「懺悔道場」——人人用懺悔清淨心來齋戒,用齋戒的虔誠來祈禱;使虔誠心念上達諸佛菩薩聽,讓善業、福緣共聚,降低惡業。
「戒」是心靈防火牆——
能保護心地,
不受誘惑而造業。
全球災難頻仍,正是人心大懺悔的時刻。為善要更積極,人人要多造福、多懺悔。光懺悔還不夠,還要齋戒;光齋戒還不夠,還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改掉習氣,淨化人心,消弭災難。
期待全球人人提高警覺,懇切、至誠的以法修心,身體力行懺悔、齋戒、素食;進而以大無畏的慈悲心行菩薩道,作不請之師、不請之友,庇護一切有情眾生。
可能有人認為,自己沒有做壞事,為什麼要懺悔?
事實上,光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追求短暫的口感,間接殘害了多少動物的生命?人的舌根總是被味塵牽動,鼻下這一橫永遠填不滿;儘管食物消化掉了,業力卻無法消化。
「防非止惡」是人的規範,能守好這規範,才是行在「人道」軌則上。人之道,最基本就是「戒殺」。有幸身為萬物之靈,要懷著感恩、尊重的心,用愛庇護萬物。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覺性,只是一念心動,無明湧入心地,讓六根緣六塵——「眼根」受外界形形色色吸引,引起欲念,惹來很多業力;「耳根」聽到流言耳語,是非不分,對人產生成見,製造人我問題;「鼻根」與「舌根」聞到香味無法克制,吃盡天下眾生肉,惹來多少殺業……六根沒有照顧好,就會指揮身體動作,自造業力。
懺悔滌心垢,要在心地下功夫,用毅力、勇氣引法入心,將心的無明、煩惱洗滌乾淨。心靈垢穢洗滌後,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好自己的主人。
人心迷茫,不知法、不知人生無常,貪著一時享受、一時作樂,不知不覺造罪作惡。無意犯的是「過」,有意犯的是「罪」。能「覺知」,就能防護。
齋,是潔淨身心;戒,是防非止惡。齋戒就是內淨自心,外不犯錯。就像電腦裏有防火牆,不讓駭客入侵;持戒,就是建立起心靈防火牆,保護心地,不受外境誘惑而造作諸多惡業。
人心迷失在欲念享受中,想把一切占為己有,看不到遍地餓殍、看不到天下災難。心靈齋戒,就能斷除欲念。
立願恆持心不動——
素食為地球降溫、
讓天下災難緩和。
溫室效應讓地球受毀傷,災難四起、天地頻頻告急。如何為地球降溫,讓災難緩和下來?就是用清流淡化濁氣——素食是最好的方法。
無論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很多人都相信持齋有功德,常在遭遇困境時發願吃早齋,或是初一、十五持齋;以此祈求家庭平安、事業順利。
既然天天都希望有福、平安、順利,何必等到有事的時候才持齋?不如持長齋,天天積福、天天平安。
齋戒其實並不難,要立願恆住——訓練自己的心境不受外境影響,心不被視覺、味覺、口感拉走,就能降伏口欲。
吉隆坡的蔡宇翔,六歲時在幼兒園看到「生命的吶喊」影片,就開始素食,父母也被他感動,跟著他素食。他更發心立願要「同學度」,其他孩子們受啟發了,也發願要簽名素食。
其中黃乙航一簽就是八百天,老師問他:「八百天有多久你知道嗎?」他說:「我吃久一點,動物就不會被殺掉。」還有呂浩棟,原本簽要素食六天,想想太少了,又向老師拿回來改成一百八十天,他說,「看到廚師在殺雞,我很心痛啊!」
孩子們童言童語說的都是真理;這分赤子之心,展現「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令人感動。期待人人回歸童真的純心——容易受教,且能立願恆持心不動。
萬物都有生命,要好好培養一念愛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於眾生無分別想,不只是對人類友善,還要發菩提心,將心比心愛護一切生命。
要滋養身體,不一定非要吃血淋淋的東西;大地植物和五穀雜糧,即能供應人體營養所需,更能讓身心清淨。素食不害物命,心能天天輕安自在。
佛教徒用餐時,常做五種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體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反省自己有否回饋社會。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預防心念偏離良知。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把飯菜當成良藥,能滋養生命。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為做好事、弘揚佛法而食。
人生能平平安安,要感恩、要覺醒,及時懺悔,改變自我習氣。期待人人回歸清淨、善良、純真的赤子之心;以駱駝的毅力,忍耐、負重、不怕路遙;以獅子的勇猛心,無所畏懼克服萬難,力行齋戒、懺悔,改除惡習。
千年暗室,一燈能明。只要願意,黑暗反過來就是光明。只要自我淨化,沒有改不過來的習氣。
貧窮布施並不難——
匯聚善念曙光、
發揮愛心潛能。
災後半個月,全球已有超過三十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在街頭巷尾募心募愛,各盡己力付出。
兩年多前遭受納吉斯風災重創的緬甸,農民生活普遍貧困,常得向人借稻種才有能力播種;但為了幫助日本,人人盡一分力,竟然募得一百七十萬緬甸幣,相當於新臺幣五萬多元!證明「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有心人的付出」。
在菲律賓,單親爸爸安德魯在路邊擺攤做小生意,每天收入僅有一百六十菲幣,卻教兒女天天投銅板到竹筒,天天發善念、積少成多來助人;為了救助日本,他和孩子捐出存了三個多月的四個竹筒,證明了「貧窮布施不難」。
一年多前遭受莫拉克風災重創、在各界愛心伸援下重建完成的小林村、杉林大愛村,村民也發揮愛的潛能,為日本奉獻一分力量。
清淨的一念愛心,就是人類的曙光;人人心中散發一分光明,就能為世界撥開陰霾、創造亮麗的希望。
●
佛典曾記載一則故事——
森林發生大火,動物們各自逃命,一隻小麻雀不忍生靈受難,一趟又一趟,來回森林與河流之間,不斷地用翅膀沾水滅火。其他動物見了,笑牠自不量力,但小麻雀不為所動,仍盡一己之力滅火,終於感動天神,降雨滅了大火。
面對災難,人人要覺悟,不輕視自己的力量。不怕力量小,只怕不去做;若人人發揮「小麻雀的大心」,帶動無數麻雀用翅膀沾水,在空中灑水,滴雨成河,終能為大火降溫;人人合和互協承擔天下事,在人間激起善的效應,相信這分誠意能感動天,撫平大地災難。
心能扭轉乾坤,稍有偏差,將使惡法生、善法滅;所以微秒都不能懈怠。期待人人「好話時時說,好事天天做,好心念分秒不空過」;「一人一善,人人從善」,互愛互助,就可以共造福因福緣,讓身心平安健康,大地祥和無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