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3期
2011-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特別報導‧慈濟45周年】
  人文新賞‧長情劇展
  【特別報導‧汶川地震三周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一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奧地利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3期
  四至五日 滌自心,淨人心

 

◆3‧4~5《農正月‧三十至農二月‧初一》

【靜思小語】提起信心、誠心、願心,以法水洗滌自心,對外淨化人心。

光明、無染、無私

歷史上的今天——二○○七年三月四日,慈濟為伊朗巴姆強震後援建的五所學校,完工移交。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伊朗巴姆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六強震,七成以上房屋毀損,超過三萬五千人死亡。在長達三個多月的發放與義診過後,不忍孩子們在攝氏四十多度高溫下露天上課,慈濟決定援建「希望工程」。

地震後不到四年,五所學校全部完工,讓孩子們安心就學。慈濟希望工程可耐十級以上強震,設計融合波斯風味與慈濟人文;因應中東氣候設計風塔,可降溫六到八度。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歷史上的今天,見證菩薩大愛人生。巴姆古城在兩千多年前,就位居絲路連接遠東、中東與歐洲的重要驛站;而今融合伊斯蘭、中東及遠東文化特色的慈濟學校矗立在此,象徵不同國籍、種族、文化和宗教間的愛與和諧。

「佛陀智慧之光明普照人間,如同菩薩十地的『焰慧地』——無論照耀如何惡濁的環境,都不受污染。慈濟人也要悲智雙運,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行菩薩道,心地自能一片光明,無論遭受何等境界都不受染著。」

上人勉眾以菩薩無私大愛,滅除人間的偏見對立,創造以愛互動的善效應。

信心、誠心、願心


全臺各地慈濟人紛紛展開「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相關共修活動,上人對前往各區帶動精進的常住師父們開示:「皈依佛,要以誠心體解大道;而誠心起於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有信心、誠心、願心,以法水洗滌自心,建立品行、樹立典範,才能向外淨化人心,引導人人走上正確的方向。」

慈濟人信仰佛法,正信不迷且付出無所求,上人表示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不是只有到寺院求佛禮懺才是修行,修行道場其實存在人人心中。天下多災多難的此刻,慈濟人要挺身付出,以身作則帶動大懺悔、呼籲齋戒,徹底去除習氣。」

參與經藏演繹、共修者須茹素齋戒一百零八天,「每天提醒自己『我在齋戒』,自然會在身、口、意提高警覺不犯錯。一百零八天過後,身心淨化輕安自在,也能進一步轉變習氣,讓『佛入心、法入行』。」

上人表示,這分虔誠經由大愛臺傳播,可以讓全球人看見佛教真、善、美的精神。「只要有一個人看到且願意身體力行,就可以從一而生無量,形成善的循環效應。」


修口、修心、修善

「其實三餐吃得飽、營養足夠即可,再如何追求美味,也只有在口裏咀嚼的幾秒鐘有感覺而已;經過咀嚼、吞入腹中,再排泄出來,還有美味可言嗎?」

與精舍同仁談話,上人教眾以「不淨觀」克服口欲,茹素淨身心。

「動物與人同樣有血有肉、有痛感。食其肉、啃其骨,長年累月所造的殺業,豈能不懺悔?」上人表示,知道因果可怕,就不會造作惡業,要提起毅力落實齋戒。

習氣在生活中養成。五日早會時間,上人提醒眾人要時時自我警惕,莫讓習氣占據己心;要守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尤其是口。

「華人重視吃,所謂『民以食為天』,舌不由自主被味塵牽動而貪食眾生肉。迷於一時的口感而吞食生命、不斷造業,吃的東西消化了,業卻不能消化。」

南韓去年底發生嚴重口蹄疫,撲殺三百多萬頭豬、牛;日本鹿兒島爆發雞瘟,撲殺數千隻雞……上人表示:「葷食既造大殺業、大污染,亦令人身心不自在;減少肉食就能減少飼養,有助於大地環保,對身心更是環保,能清淨身心同時培養悲心,增長慧命。」

生活在有情世界中,情要用得恰當。上人表示:「稍有偏差,即成迷情;一分覺悟,即覺有情。執迷不悟是眾生,心能覺悟才是人生。」

菩薩十地中有「燄慧地」,上人說,精進修行能使智慧開朗,像火燄般滅除一切不淨;用智慧去除執迷,就不會招感惡業;還要進一步以「覺有情」行善造福。

「難勝地」則是禪定境界,意即心不受外在六塵所牽動。上人教示,習氣雖易受六塵牽動,只要自我警惕,就能防範。

「齋,是潔淨身心;戒,是防非止惡。齋戒就是內淨自心,外不犯錯。就像防火牆軟體可以保護電腦、防止駭客入侵,齋戒就是心靈的防火牆,能保護心地,不受外境誘惑而造惡業。」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