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博的兩個媽媽
◎撰文‧黃秀花 攝影‧蕭耀華
五次大手術挽救了傑博的生命,
卻難逆轉他先天的殘缺,
但微妙的進步仍能在他的身上看得到——
會擁抱照顧他的醫師、
熱情呼喚志工媽媽,
以及深愛著不曾放棄他的慈母……
九歲男孩傑博,
等待著明年入學,
等待著成長的可能。
他是帥小子,從側面看特別漂亮!」看著媽媽瑪莉亞(Maria Lourdes San Jose)深情地親吻傑博(Jayvo San Jose),用「心肝寶貝」來呼喚他;我想,任何人都不會懷疑,她有多麼愛自己的兒子!
早產兒傑博在媽媽懷胎第八個月就來報到,水腦、顱骨發育不全、嚴重唇顎裂,加上四肢畸形,老天好像把所有艱難的考驗都給了瑪莉亞;但即使家境貧寒、還有三個小孩要扶養,她從未放棄過治療傑博的任何一絲希望。
二○○三年十月,瑪莉亞帶著傑博搭八小時車到馬尼拉兒童醫院求診,與慈濟志工巧遇。相隔六月後,她帶著一歲八個月大的傑博,從菲律賓來到臺灣大林慈濟醫院進行治療。
七年來,傑博動過逾五次重大手術,瑪莉亞心喜又心痛——她很期待傑博的外觀可以變得更好;卻又擔心他能否度過漫長的切割難關?
開刀前一晚,她必定睡不好;手術當天,緊張到眉頭深鎖,不停禱告甚至流下淚來。每次手術門一開,她會激動地上前擁抱醫師。
傑博母子三次來臺住院,始終陪同的菲律賓慈濟志工陳麗君說,看著瑪莉亞把孩子疼惜地緊緊抱著,「那母與子的畫面好美!」
近七年來,每遇傑博的身體狀況出現危機,瑪莉亞第一個商量的對象總是陳麗君。傑博在大林住院期間,因吃不慣臺灣奶粉而身體不適,陳麗君擔心他沒有體力面對手術,距臺灣最近的香港有進口菲律賓奶粉,而且港臺班機密集,陳麗君專程當天往返購回。
從當時那個被醫師宣判「活不久」的嬰兒,今年九歲的傑博長高長壯;瑪莉亞和志工陳麗君,這兩位媽媽合心籌謀著就學的下一步。
飛越千里的緣分
二○○四年三月傑博首次來到臺灣就診時,腦積水嚴重,腦圍是成人的一倍半,也造成眼睛無法閉合,右眼失明。大林慈院先為他做腦積水引流與臉部重建手術,縮小他的頭顱,保住左眼視力;也重造鼻孔、嘴型,修整不協調的兩眼位置,給了他一張接近常人的臉。
二○○五年再度動刀重整頭顱骨,並針對兔唇所導致的臉部變形做修補,也修整鼻腔位置,讓臉部看起來更完整。
四年後,傑博第三度來臺,將下巴硬顎和軟顎補起來,以改善語言、飲食等功能,同時也修正臉、鼻和手部攣縮等問題。
陳麗君說,無論時間過了多久,當傑博見到主治醫師簡守信,就會跑去抱住他;「傑博腦傷,智力很弱;但他懂得醫師的愛,會很自然地表現出熱情和親密。」
傑博的家鄉位於馬尼拉東南方,車程八小時的南甘馬仁省(Camarines Sur)那牙市(Naga)卡拉班加鎮(Calabanga);從馬尼拉出發,即使搭飛機也要五十分鐘,但志工還是每年專程探望他一到兩次。
考量他們家境不好、離市區遙遠,志工每回總是帶去大量食品和生活用品;陳麗君是固定成員之一,開藥局的她總不忘備妥維他命,還幫傑博添購新衣、新褲、鞋子、襪子等。
二○○四年七月,傑博發高燒、腹瀉、嘔吐好幾天,瑪莉亞將他送去馬尼拉的醫院治療,醫師卻說他沒救了!她最先想到的是打電話向陳麗君求援,當時人在臺灣的陳麗君,立刻搭機趕回,從機場直奔醫院。
陳麗君緊急將傑博轉院,終於找出是因為引流管感染,導致腹部堵塞發炎;對症下藥,住院月餘後痊癒出院。
馬尼拉與那牙市相隔遙遠,每次傑博一生病,陳麗君就有救援不及之感;二○○七年,善緣出現了!陳麗君經另一志工介紹認識了住在那牙市的華商黃光漢,五十歲的他與妻子盧幼玲,從此加入照顧傑博的行列。
「每次打電話請他們幫忙,從未說『不』!」陳麗君說,黃家夫婦安排傑博就醫還支付醫藥費,每月補助瑪莉亞家生活費,並將傑博的大哥安排到自己公司工作。
瑪莉亞對這個十九歲的長子很讚歎:「他半月底薪是五千多披索,實際薪水則以工作成效計算。有時一次就可領到七、八千元,全數交給我,很孝順!」她也對黃家致謝:「若沒有他們幫忙,我大兒子可能還過著每天辛苦搬石頭、做小工,到了月底卻領不到工資的窘境。」
陳麗君憶起最早在馬尼拉兒童醫院相遇,瑪莉亞也是向小姑借了錢才能支付車資,母子倆整天只吃一塊麵包果腹;志工前往那牙市探視,發現他們家窮到沒米煮飯;「相較過去,現在好多了。」看到瑪莉亞一家經濟改善了,陳麗君最感欣喜。
●
六月一個早上,我們跟著陳麗君和吳淑珍兩位志工從馬尼拉搭機到那牙市,大老遠就看到瑪莉亞帶著傑博來接機。看到熟悉的志工出現,傑博立刻就發出「啊、啊」聲,顯得相當興奮。
瑪莉亞提及,每天出門工作前,會先餵傑博吃飽飯、洗完澡,又泡好奶粉以防他肚子餓;這天上午,她已幫六位客人理髮和修指甲,理髮一次二十五披索、修剪指甲五十披索,賺了兩百多元。
志工陪著瑪莉亞到離家不遠的特殊學校(Calabanga Central Division Pilot School)洽談入學事宜,當得知今年招生額滿,只能等待明年時,瑪莉亞難免失落。「我有一天會老會死,傑博必須上學,學會照顧自己!」她的語氣聽得出有幾分急切,陳麗君安慰說:「沒關係,等明年再來,他一定可以入學。」
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對他百般呵護的志工媽媽,她們頂著雨絲走進學校,設法幫傑博找出一條更好的路。
而傑博在愛的環繞下並不寂寞,多次整型後擺脫「小魔鬼」封號,與鄰居孩子打成一片;瞧他隨著Hip-Hop音樂擺動臂膀、搖晃身體的模樣,誰能說他不是最快樂的小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