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0期
2011-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泰國
  主題報導‧朝鮮
  天涯共此情‧大陸
  寰宇慈濟
  關懷東日本大震災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0期
  Omoni 辛苦了

◎撰文‧古繼紅  攝影‧蕭耀華

凜冽的寒風,
讓領取物資的年長婦女們瑟縮著身體,
慈濟志工一聲朝鮮語「Omoni(母親)!」
讓她們倒在志工的懷裏啜泣,
是感動的淚水、也是信任的訴說。


在先進的二十一世紀,孤懸於東北亞的朝鮮恐怕是與「封閉」最相貼近的名詞,在世人既有的腦海印象中,烙印下其專制的共產社會制度。

十月前往朝鮮參與發放定點規畫工作時,對於貧瘠的土地、鄉親克難貧困的生活已有些許的了解,也特別期待與他們的互動。

十一月再度踏上朝鮮土地,終於能趕在寒冬前,將大米、黃豆油、奶粉送至鄉親的手中,我的內心澎湃激蕩!我們與鄉親面對面的接觸,傳遞全球慈濟人的祝福,以實際的肢體語言和微笑來愛這些純樸善良的人們。

在這個生命共同體的世界,有機會能助人,是何等的幸福與福報!


藉境修心  勿局限在我

朝鮮民眾的生活純樸簡單,少欲知足、心靈富足,鄉村鄉親的生活自給自足,在自家門前種了不少的蔬菜,若不是連遇災害,生活其實也是過得去。

收成後的大白菜,醃製成泡菜便是寒冬的儲糧;大量的泡菜會埋藏在泥土裏的地窖,天然冰箱就此形成。冬天一片蕭瑟,枯黃的樹葉收集起來便是燃料之一;許多民眾在溪邊洗衣服,既省水又不浪費水資源。

而首都平壤,乾淨又整潔,由於電力吃緊,到了晚上沒有路燈的指引,民眾依然可以摸黑回家;國際飯店也因限電措施,經常停電,想徹夜趕完當天工作日誌的我們也只好隨遇而安。

五天來共進行了二十七場發放,因為承擔文字及照相工作,讓我看得更多,感觸也很深。

第二天下午於大同郡八清中學的發放現場,來領取物資的多是年紀稍長的婦女,凜冽的朔風,吹來了冬臨的消息,她們瑟縮著身體;當聽見臺上人員以朝鮮語念出上人給予的慰問信時,紅了眼眶、淚流滿襟,上人那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悲憫以及衷心祝福,大家都感受到了。

志工一聲朝鮮文「Omoni(母親之意)!」讓這些飽經風霜的臉龐止不住眼淚,倒在志工的懷裏啜泣,是感動的淚水、也是信任的訴說。

領取完物資的鄉親,肩上扛著兩、三包大米,亦或是頭頂著米糧,成群往同一方向走去,這正是領取物資後最美的畫面,我心裏這麼想著。擔心佝僂身形的鄉親能否扛得動大米,於是一路遠遠地跟隨,陪伴著他們行經黃土小路,卻發現這些鄉親都把大米搬至兩間不同的房屋外面,留守看管的人員見到我們的到來,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趕緊解釋,因為鄉親回家的路途遙遠,他們統一幫忙載運回家。

心情沮喪的我非常失望,看著鄉親領到大米後滿是歡欣的臉,轉眼卻是如此景象;雖然黃福全師兄透過負責翻譯的李賢哲先生說明,愛心物資得來不易,希望鄉親能早日吃到米飯。但是,不能接受現實景況的我,潸然淚下,止不住用袖口遮掩淚珠。

或許,共產社會體制的緣故,會有不同的做法,李賢哲先生和我保證,這些物資一定會分到鄉親的手中。突然,腦海中出現臨行前,上人殷殷叮嚀前來朝鮮發放時,須以關懷、陪伴為重點。是啊,能夠讓慈濟深入鄉村,將物資給予鄉親,對民風保守的朝鮮已經算是打破慣例了。

碰到不同的境界考驗,唯有泰然處之,以尊重的態度,才能保持心靈平靜,不被外境影響。


慈濟志工任勞任怨、對鄉親發自內心的那一分關心與疼惜,而且完全沒有救援者的姿態,處處感恩謙讓的舉止,五位隨車的朝方人員感受到了,跟著慈濟志工忙於發放事務。

在冗長的行車時間裏,他們也以朝鮮民眾耳熟能詳的民族歌曲「見到你很高興」、「阿里郎」,一字一句讓志工們學會。「臺灣唱、臺灣唱、臺灣唱完朝鮮唱;朝鮮唱、朝鮮唱、朝鮮唱完臺灣唱……」愛是動人的旋律,跨出藩籬綻開了彼此的情誼。

志工們將這些朝鮮歌曲學以致用於發放現場帶動,讓一些原本態度冷漠的民眾也打開心房,一起載歌載舞,讓現場猶如嘉年華會。家訪時,朝方人員也主動將慈濟歌選「無量壽福」翻成朝鮮文,以民眾聽得懂的歌詞意境,將祝福傳遞給鄉親。

即使暗角,也有清風明月。就如團員劉濟雨師兄所言,緣分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我們與翻譯人員從原本不認識,因為悲苦而結緣,如今成為好朋友,他們也發願當慈濟會員。

我更祝福他們宛如慈濟種苗,緊緊抓住朝鮮這塊土地,衍生出另一片綠意盎然的慈濟世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