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心靈之香

8-26《農八月‧初二》
【靜思小語】用心修養自我品德,散發最虔誠的心香、德香。
順理,得平安
臺北行天宮今日起撤除香爐與供桌,請信徒以虔誠心合掌禮拜,不必燒香。早會上人談及此則新聞,感動平時香火鼎盛的廟宇,能帶動改善民俗信仰。
「佛法不提倡燒香、燒紙錢,而是引導人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功修行、修養自我品德,即能散發出最虔誠的心香、德香。」
世間屢見四大不調引發的災難,上人感嘆:「人心缺乏法水滋潤、人倫道德不存於心;心地乾旱失調,就容易釀災。守護心地、順理而行,人生就能平安。」
上人勉眾,時時減一分貪欲,日日起一分善心。
新聞報導,廣州一名廚師在製作眼鏡蛇料理時,將蛇頭斬斷丟棄在垃圾桶裏,隨後在倒垃圾時,竟遭斷頭蛇反咬致死。上人感嘆,人類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扼殺動物生命,應轉念懺悔、及時改過。
馬來西亞雪隆培訓委員吳秀梅,自從聽聞上人呼籲「大馬連心,愛鋪滿地」、「百萬好菩薩」的期許,即全力以赴,走入菜市場募心募愛。去年九月到今年八月,共募得九百多位會員。
為了讓肉販也能接觸佛法,師姊特別到肉攤分享,即使被拒絕了二十多次也不放棄;有攤販想拿錢打發她,師姊說:「我不是要你捐錢,而是要募你的心,願意長長久久行善、助人。」
上人讚歎秀梅師姊以「不捨眾生」的大愛能量持續感化眾生,度人人同行菩薩道。
有愛,傳溫情
臺灣農委會年年提供米糧給慈善團體做國際人道援助,各地慈濟人將臺灣愛心米親手交給苦難人,許多民眾領到白米,歡喜、興奮,紛紛表達感恩臺灣、感恩慈濟,在許多國家都存下豐厚的「愛的存款」。
與訪客談及慈濟賑災堅持直接、重點原則,上人以印尼為例,當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慈濟人就地耕耘多年,長期為貧病苦難人付出,從白米發放、遷建紅溪河大愛村,到二○○四年底印度洋海嘯後協助亞齊災區重建……深受印尼政府肯定。
「直接接觸苦難人,才能直接傳遞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溫情。各地民眾感受到慈濟的真情付出,當地政府也看見慈濟人安定社會人心的種種奉獻,即能在無形中化解種族對立與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