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93期
2016-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阿板薰法香
  特別報導
  聞法札記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93期
  十九至二十日 為善堅持

3.19~20《農二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堅持做該做的事;不該做的事,要堅持不受誘惑。

 

愛心,無時差

 

十餘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齊聚塞爾維亞,包括德國范德祿師兄伉儷、楊文村師兄與法國鄭龍師兄等多位歐洲慈濟人,昨日透過視訊與上人分享付出心得。

范德祿師兄身體不好、行動不便,仍作前鋒,抱病與塞國政府互動、投入發放工作;儘管必須回德國接受治療,但他心繫難民,治療後立刻趕回與大家會合。早會時間,上人讚歎,范師兄如《無量義經》所說的「大船師」,身患疾病仍能度人,救苦救難不停歇,令人感動!

德國楊文村師兄簽證到期,也捨不得放下難民,離開塞國一天就回來了。他出境到克羅埃西亞辦簽證時,不擔心簽證能否辦下來,心中想的是哪個地方可買到青菜煮給大家吃。

「地球在虛空軌道上繞轉,造成全球各地時差;全球慈濟人接力行走菩薩道,為天下苦難眾生付出無時差。」上人肯定慈濟人大愛不間斷,用清淨佛心看待一切眾生,不忍心眾生受苦難。

地球環境告急,上人教眾起大懺悔心,用心用愛,在人心普遍撒播善種子。

 

智慧,富且貴

 

一位師兄分享,此生一帆風順,難免心起傲慢;病後恍然大悟,懺悔過去癡妄,「聞法而清楚未來方向,會珍惜往後的每一天,踏實做好慈濟事。」

師兄請上人加持,上人表示:「請師父加持,不如自己為自己加持。經此人生歷練,更清楚生命價值,要發揮生命良能,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身外物再多,徒然富有財產,卻沒有提升人生價值,是『富而不貴』;只注重自我享受,則是『富而無慧』。」上人表示,身外富、內心窮,將不斷與人爭奪;心富比身富更重要。

師兄懺悔,過去在順境中,以為一切理所當然而「忘了自己」,不懂得把握因緣增長慧命。恭讀《藥師經講述》時,看到書中寫著:「我是誰?什麼是我?」深受觸動,驚覺自己認不清自己,也看不清方向;自許要經由一遍再一遍的閱讀聞法,反思自己、珍惜現有的一切。

 

善法,淨人心

 

二十日,外語隊志工尋根暨精進培訓營圓緣典禮,上人叮嚀,語文是溝通、傳法的重要媒介,「全球語文種類繁多,期待大家廣傳佛法、利益眾生。」

全球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強烈地震也愈來愈密集;世間災難頻繁,與人類行為緊密相關,上人表示,唯有改變人心觀念,才能從根本解決環境問題。

少數人一念心不調,在人與人之間製造對立衝突,將演變成影響廣大而深遠的戰禍;許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人生遭遇悲慘苦難。上人呼籲,要加強淨化人心,運用各種方法弘揚善法、宣導正確觀念。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一念清淨、善良本性,只是受外境誘惑,不斷沈淪。」上人譬喻,就如毒癮深重者,雖有決心戒除,過程卻要忍受如同萬蟻鑽身般的痛苦,常有人放棄;或是一時戒除毒癮,又受不了引誘而再度沈淪。

「大家既已聞法,體會到人生之苦,要徹底覺悟——堅持做該做的事,對於不該做的事,要把握得住自己的心,堅持不受誘惑。」

全球慈濟人為救苦救難而勞心勞力,卻常表「幸福」,上人表示,這是發自內心之語,需要親自投入方能體會。「悲智雙運,親手布施,看見受助者離苦得樂,這分輕安自在的感受,就是法喜。」

就如慈濟人遠赴塞爾維亞關懷過境難民,儘管過程中遭遇各種困難,但只要能夠親自將物資送到難民手上,讓他們展露笑容,一切辛苦、挫折化為烏有,唯有「幸福、美滿」的感受。

上人籲請外語隊志工,運用科技工具接收慈濟訊息,用清流洗滌自心,跳脫無明網,讓愛心法水永駐心靈。「期待大家不怕辛苦,讓更多人了解慈濟,成就幸福法喜的美滿人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