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51期
2012-10-25
  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中西醫臨床整合中心
  慈善臺灣‧屏東滿州慈濟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東日本災區
  天涯共此情‧重返泰北
  助人線上
  出版書訊‧《菲常人生三部曲》
  一句話的力量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九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51期
  十九日 感動,起於行動

 

 ◆9‧19《農八月‧初四》

【靜思小語】自己先感動、起於行動,自心淨化了,才能淨化人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這個月喜迎二十周年,九十位資深慈濟志工榮獲加國總理頒發的「社區服務貢獻獎」;全加國共有一省四市頒布九月一日為「慈濟日」。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伉儷,從臺灣帶著慈濟種子到當地播撒、耕耘,如今粒粒種子落地生根、結果纍纍,已見茂盛菩提林,慈濟志業穩定開展。

加拿大慈濟人關懷社區、到安養機構關心老者、幫助街友、參與食物銀行發放、幫助貧寒家庭等,迄今已至三十六所安養機構關懷;其中,每週陪伴小山老人院長者,二十年不曾間斷。

高齡九十的郭翠溶師姊在小山老人院服務十五年,永遠精神奕奕,與院友感情深厚。八十五歲的林程滿師姊雖然走路不方便,但天天都到分會報到,有工作就做,法親們都視她為分會之寶。

上人讚歎兩位長者精進不懈,盡其所能地發揮良能、利益人群。「感恩加拿大慈濟人合和互協,所做一切才能受人肯定;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

珍惜法益,增長慧命

與北區合心和氣活動組隊溫馨座談,上人說,海外慈濟人日日從大愛臺吸收法——收看「靜思晨語」,時時刻刻「心中有佛」;收看「人間菩提」,得以「行中有法」,且積極跟進臺灣慈濟人腳步。大家須珍惜與師父同處臺灣的因緣,更加用心體會、力行佛法。

「臺灣慈濟人要做得正確,才能帶動各國。」上人舉齋戒素食為例,曾經看到常住師父詢問某一區師兄師姊,在參與去年的經藏演繹之後,是否持續茹素?想不到只有少數,實為感慨!

「大家長年投入,付出難以計量的心力、時間,師父唯一能回饋的,就是運用方法引導大家身、心入經藏,得到法益而增長慧命。希望你們回歸早期推動志業的真誠與熱忱,不斷自我精進,接引人間菩薩。」

上人強調,在此五濁惡世,救人和救心的工作不能稍有延遲,期待能凝聚更大的善力量,讓善種真正種入社會人心。

「要向外推動,必須自己先感動、起於行動;自心淨化了,才能淨化人心。要持續推展『竹筒歲月』精神,引導人人日日發善心、積聚點滴成為大力量,無私付出、行善助人。」

用心取法,力行人間

豐原慈濟人回到精舍尋根,上人於感恩堂開示,敘述精舍常住自力興建主堂點滴。

一九六六年慈濟成立時,上人與常住還借住在普明寺內,小小的大殿既要辦公,每月發放日也在此舉辦;一九六九年精舍大殿完工啟用,小小的空間要兼作佛堂、寮房、辦公室,但上人內心已很滿足。

「之所以興建主堂,是在慈濟四十二年時,我向常住師父們提起,每天都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慈濟人返回精舍,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大家安坐精進,所以決定興建主堂。」

上人說,精舍常住秉持自力更生精神,做豆粉、蠟燭等工作,承擔精舍生活費用之外,也全額負擔精舍屢次增建的工程費用。工程期間,黎逢時、梁昌枝師兄等人認為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家,故請求讓各地委員、慈誠輪流返回精舍投入主堂興建工程,出力、流汗「蓋自己的家」,讓莊嚴的主堂建築日漸完成。

在弟子們用心、用力成就下,現在慈濟人回到精舍,已有寬敞空間可安坐共修。「精舍是慈濟人的家,期待大家『回家』取得佛法資糧,菩薩道上多精進,將法用在社會、人群中,這才是靜思弟子!」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