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十日 心念「過秒關」

 

◆2‧10《農正月‧初八》

【靜思小語】守護每一秒心念不偏差。

安民心的願力

慈濟約旦分會以少許的人力,扎實推動志業;早會時上人稱歎,陳秋華、陳得雄兄弟等約旦慈濟人長年在大漠中往返,承擔救助貧苦的重責。「他們道心堅固,具有正信、正念,不捨眾生,以大慈願力,難行能行。」

近半年來,約旦物價、油價上漲,通貨膨脹比前年倍增。慈濟人採買發放物資的經費多了一倍,但贈予貧戶的糧食卻更增加;近期冬令發放且加贈童鞋,讓沙漠地區學童有鞋可穿。

「茉莉花革命」浪潮也波及約旦,一月十六日起有數千民眾走上街頭,抗議貧窮與高失業率。約旦國王指示調降石油、糧食價格等措施安撫民心。上人慨嘆,人心動盪、社會難安,為政者若能勤政愛民,即是民之福祉;人心平安,再困苦的日子也能齊心度過。

在動盪不安的時刻,上人稱歎約旦慈濟人運用螞蟻雄兵的精神,盡心盡力安定窮苦人生活,成為一股穩定社會的力量。

第二梯次巴基斯坦賑災團即將展開發放,此次主要發放簡易組合式睡床;這是慈濟長期研發的賑災新產品,具輕巧、方便運輸,又具承重力的特性,讓民眾能安睡在架高的平坦睡床上,不再受坑洞或雨天積水所苦。

去年初海地大地震後,不捨受災民眾棲身簡陋帳棚、直接睡在泥濘地上,上人即請慈濟人開始研發簡易住屋;去年十一月看到志工從巴基斯坦帶回新生女嬰睡地上的相片,就決定將研發完成的簡易組合式睡床送到巴基斯坦。上人感恩美國濟岳師兄用心研發,終能首次在巴基斯坦發揮良能。

「即使路難行,慈濟人堅信『對的事,做就對了』,克服萬難,使命必達。但願有力量的人都能為窮困苦難人付出,讓人人都能自立,進而開啟愛心,為更需要的人付出。」

扛大餅的力量

去年九月到十一月,上人為感恩環保志工而密集地行腳;緊接著展開歲末祝福,緊湊的行程難免疲累。但見到各地慈濟人、環保志工無私奉獻的甘願歡喜,與委員慈誠的合和互協,內心充滿感恩。

「所到之處,我說一聲『感恩』,總有千萬萬聲『感恩』回響。」上人於志業體新春團拜中開示,環保站堆積如山的回收物,難免有異味、髒垢,但進一步深入其中,即可感受到環保志工的「德香」;老幼在此發揮人生良能、身心復健,更有許多人因此戒除惡習。「環保為社會回收無限量的有形資源,更有無形的心靈資源——法髓,是增長慧命的資糧。」

歲末祝福行腳時,見到各地浩蕩而整齊的菩薩隊伍,上人感動卻也感嘆,慈濟四十五年了,團體如此真、善、美,「然而歲月催人老,我還能陪伴大家多久?『來不及』的感覺更加迫切。」

今年新春,共有十五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向上人拜年,其中南非祖魯族志工的發心立願,尤令上人讚歎:「她們離我如此遙遠,而且種族、宗教不同,卻能與我同一心志;我不只聽到她們的心聲、更了解她們的『心音』。」

祖魯族志工身處社會窮困底層,然而上人肯定她們「心靈的條件」具足,以堅定的毅力,將慈濟精神與大愛就地落實。而在馬來西亞,從年幼孩童到老菩薩,許多人發心立願茹素、身體力行做環保。上人以此勉勵同仁:「八十歲的老人家尚懂得資源回收、節能減碳保護大地,身為高學歷的高知識分子,更應知理能行。」

最近上人常自喻為須彌山下的小螞蟻,呼聲微弱;馬來西亞慈濟人回應師父:我們聽到了上人的呼聲!發願廣招人間菩薩,發揮「螞蟻扛大餅」的力量。上人欣慰表示:「只要愈多人投入,共同發心立願,就能淨化人心,於全球起善效應。」

在當今善惡拔河之際,應使善人多、善力大、福氣大,才能消弭天下災難。上人期許人文志業同仁用心「過秒關」——守護每一秒鐘的心念不偏差,步步穩健前行,才能廣傳善法,使全球善的心聲共振。

做好事的堅持

《法華經》裏有「火宅喻」——一間老舊的大宅失火了,居住其中的孩子仍渾然不覺,繼續耽溺在嬉戲玩樂中。

志策會中,上人以此教眾:「無論天災人禍,皆起於人心偏差起貪欲。如今全球災難頻生如火宅,仍有許多人迷茫不出,耽溺在嬉樂中。慈濟四大八法印必須穩健前行,續以人文志業的傳播力量,讓清流淨化全球人心。」

今年臺灣慈濟人將演繹「法譬如水潤蒼生」,以音樂手語劇呈現《水懺》經文義理。上人期盼藉此開展懺悔道場,引導大眾共襄盛舉。「重點在募人人的『真心』——能起一分慚愧、懺悔之心,時時自我反省,就不至於隨著貪欲追逐、沈迷而難以自拔。」

上人引述佛典故事——

闇婆婆利園女主人聽到佛陀來到,歡喜請求佛陀隔天能接受她的供養,佛陀默然允許。闇婆婆利女駕牛車回家途中,遇到一群仰慕佛陀的年輕人,表示願意出千兩金,請她讓予供養佛的機會。

即使年輕人加到兩千、三千、五千兩金,闇婆婆利女仍不答應。她說,供養佛的機緣難得,且人生無常,豈能因為金錢而放棄?這群年輕人被闇婆婆利女堅定的精神感動,便不再勸說,自行來到佛前頂禮,誠懇的態度也獲得佛陀讚歎。

隔天,佛陀來到闇婆婆利園應供,闇婆婆利女至誠稟告佛陀,將獻出闇婆婆利園予佛陀與諸位比丘作為精舍;佛陀欣然接受。

「做好事要堅持,隨喜也是功德;最重要的是『一念心』。」上人說明,「法譬如水潤蒼生」期待號召社會大眾,透過虔誠的齋戒、入法,為這一片土地祈福;隨喜捐款則能護持志業,使清流更加發揮淨化人心、呵護地球的良能。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