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一心一志,佛心師志

◆ 12.21~22《農十一月‧十九至二十》
【靜思小語】堅定佛心師志,就不會因人亂心。
統理大眾,身心平齊
「佛陀在世時,視眾生根機,教導消除貪、瞋、癡等無明煩惱,進而解脫、覺悟的方法。然而,佛世兩千多年後,佛法已從生活中的佛法,變成存在寺院叢林中的佛法;到了現代,更流俗變成拜拜求保佑的民間信仰——許多人信佛、拜佛只為了求平安、求功德,降低了對佛法的尊重心。」
與大陸慈濟人談話,上人說明,禮敬佛、法、僧三寶,是因為要傳法,不是為了求功德;期待大家啟正信、具正念,在生活中運用佛法,把握因緣就地傳揚正法。
大家同在靜思法脈、慈濟宗門中,上人勉眾要承擔使命。「所謂『承擔』,並非掌握權力、事事要人聽自己的;而是要『統理大眾』——將慈濟事當成自己的事。所以要感恩每一位為慈濟付出的人,以感恩心待人,就能與人結好人緣;與人合心,才有辦法帶動人、成就身心平齊的慈濟世界。」
早年慈濟人少,雖然沒有培訓、受證制度,但上人感受到每一位弟子的精進,一心一志做慈濟;現在人多、意見多、習氣不同,就需要有明確的制度與組織架構,讓全球慈濟人共同依循。
「大家皆是從凡夫地修學佛法,人人各有習氣;人與人之間更需要加強溝通、謀求共識。心中有戒,行事就能不偏。」
上人強調,行菩薩道是各人的志願與使命,不是被動去行善。「莫在人我是非中進進退退,只是遭遇一點挫折就退縮了。要一心一志——能堅定佛心師志,就不會因人亂心、障礙道業。」
二十二日早會,上人談及大陸志工陸續展開冬——令發放及關懷,頂著寒風走入深山,為苦難人帶來過年物資,更為孤寂人心帶來溫暖大愛。
「慈濟人無懼山路崎嶇,扛著沈重物資,走入窮山偏鄉,看見人間苦相,送上最真誠的愛;物資有限,最重要的是傳遞人間真情,讓孤老苦難人感受有人關心。『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眾生』,就是人間菩薩的真實寫照。」
拔苦說法,度化眾生
圓滿一個多月急難救助階段,菲律賓慈濟人返臺報告海燕賑災成果。李偉嵩師兄感恩全球慈濟家人走上大街小巷,為受災民眾募款;亦感恩上人慈示大規模「以工代賑」,以此妙法解決當地困境與危機。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大災難中,慈濟人展現了驚人的救災行動,帶動數十萬人次居民從家破人亡的悲苦中振作,為重建家園付出力量。不只讓城市恢復生機,也真正做到了安定民心、啟發愛心,可說是『安邦定國』。」
上人肯定十一個國家地區的慈濟志工走上災難前線,發揮高度毅力、勇氣,身心全然投入;付出無所求的心,很令人感動。
「儘管救災過程艱辛,卻留下豐富的心靈風光。慈濟人做到《無量義經》所說的菩薩行——不只為苦難眾生拔苦,『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只要能夠影響一人轉惡向善,改變生活習慣與態度,就能對其家庭、社會產生大幫助。」
上人叮嚀菲律賓慈濟人要積極「薰法香」,唯有薰習佛法、引法入心,才能付出無所求,遇到再多困難與變化,身心皆能保持輕安自在。
「救世要從救心做起。人心不淨化,大地難平安。期望人人以法淨心,以無量心靈財富度化眾生、淨化人心,如此世界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