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13期
2009-08-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 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13期
  八~九日 心靈歸位

 

◆7‧8~9《農閏五月‧十六至十七》

【靜思小語】有共識,自然會朝同一方向「自我歸位」——歸入正確而精準的心靈定位。

惜水如金,有利人間

與慈濟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徐雪瑩教授等人談話,上人憂切人類再不改善地球環境,未來恐將爆發水資源與糧食爭奪戰。

「水是人類之寶。缺乏乾淨用水,將引起疫病;農作因缺水歉收,將導致饑饉。人人務必用感恩心珍惜水資源。」

說及農耕,上人表示應回歸自然,依循四時節氣種作並採有機耕法,莫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種植非當令作物。

「天地間許多植物都是藥,善用能救人,錯用則傷人。利與害本是同時存在,若能往好的方向使用,即為『利用』。」上人期待農耕者能以保護大地為原則,朝有利於大地、人群及健康的方向種作。

品德教育,奇蹟驚喜

在公認富裕而文明的國家、自由的天堂,美國仍有充斥著毒品、幫派等社會問題的黑暗角落。九日早會,上人說起加州慈濟人如何以「靜思語教學」,改變一群曾被老師視為沒有希望的孩子。

這所位於加州聖伯納汀諾郡的萊陀溪小學學子,多為來自於墨西哥、非洲裔低收入戶,幾乎全校學生都由學校提供免費早、午餐。社區內毒品和幫派問題嚴重,很多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就加入幫派尋求認同,有些老師甚至不敢教高年級生。

慈濟人一九九五年開始為當地農工舉辦義診;二○○五年起固定借用萊陀溪小學作為義診點;翌年開始在該校舉辦「每人一書」贈書活動,並獲校長同意推動「靜思語教學」。二○○七年二月開始,志工針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每兩週一次靜思語「品格教育」。不到一年時間,孩子行為顯著改變,有老師以「奇蹟的驚喜」形容。

「真正有品質的教育,是教導出有品德的孩子。」上人讚歎慈濟人勇敢走入社會暗角,先用情,後講理,再說法。「以耐心、愛心,步步向前,點亮一盞盞心燈,讓黑暗坎坷道路變成光明美好坦途。」

「靜思語」啟發自愛愛人之心。上人欣言:「普天下人人互愛,就不會產生種族衝突。心境改變,生起『感恩、尊重、敬愛』他人的心,自然會改變外在環境,為人間開闢出一片祥和淨土。」

建立共識,心靈歸位

與醫療志業主管談話,上人強調「共識」的重要。「對的架構,無論橫向、縱向,每一個人都要清楚;經緯清楚,就能織出很美的布。」

以慈濟志工為例,上人表示:「清楚慈濟的價值觀及意義、擁有共同的精神理念,自然就會『自我歸位』——盡心盡力奉獻付出。」

醫療同樣要有「心靈定位」。慈濟醫療以「尊重生命」為基軸,上人指出,全體醫療同仁都應理解此目標,對病人有愛、從內心表達出「為人類」的理想。

上人期待有志於醫療者,都能往同一方向聚攏,建立正確而精準的心靈定位。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