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4期
2011-05-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發現歡喜
  【2011年慈濟全球浴佛大典】
  人醫之愛‧阿根廷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吉隆坡
  百川歸海
  聞思修
  出版書訊‧《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慈濟宗門大藏》
  關懷東日本大震災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四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緬甸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4期
  十日 心靈自救

 

◆4‧10《農三月‧初八》

【靜思小語】欲救世,先救自心。

植善因緣,泯惡果報

「人人心存慈悲喜捨,種善因、結福緣,人間即是平安幸福的淨土;若心存貪瞋癡,種惡因、結惡緣,人間即是災禍頻發的苦難之地。」

早會時間,上人談及天下災難乃眾生造作的因、緣,而招感之果、報;貪念會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要及時警覺並趕緊以「布施心」對治,進而生起喜捨之心。

「『貪』念一起,就埋下與人爭執的禍端;自己想要多得一點,別人因此多虧損一點,彼此即結下惡緣。瞋心則是暴亂的根源,人心起了微小的惡念,無法自省、一錯再錯,瞋火延燒,將造成社會動盪難安。」

新聞報導美國因天災頻繁,「避難產業」隨之蓬勃,有一家公司建造可容納兩百人的豪華末日地下碉堡,宣稱能躲避地震、洪水或生化武器,內設醫療中心、電腦室、酒窖等;每人訂金逾五千美元,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地震後,預訂者增長十倍。

上人慨言,末日地堡再如何堅固豪華,也無法阻擋「末日」的強大災難威力;與其只求自身避災,不如對眼前正受饑饉、貧病所苦的人伸出援手。

「人人若能自救心靈,則無須向地下挖碉堡——心念一轉、去惡從善,就能在自心中建造天堂,更進一步超越天堂打造淨土。」


得聞真理,當下即行

「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七百多位海內外學員,於花蓮靜思堂同步連線聆聽志工早會,上人勉眾響應齋戒茹素、淨化身心,既有益健康、落實減碳,還能阻絕生意上的交際應酬。

「要用誠正信實的心經營事業,莫陷於敷衍的酬席。」上人強調,慈濟以「實業家」稱呼事業主,即是期許人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彼此信賴、勉勵與成就,共同打造心靈淨土。

「自出家以來,我的目標就是『為佛教,為眾生』。但現今人口愈來愈多、社會愈來愈複雜,要度眾生愈來愈困難了。」上人在圓緣時開示,天下災難告急,唯有救心才能救世;盼人人聞法能悟且起身力行,向內淨化身心,也向外淨化他人。

佛陀智慧無量而明徹萬理,上人指出,佛法不只是宗教信仰,更是救世救心的良方;然眾生習氣各異、利根者稀少,故反覆宣說,期能喚醒迷茫人心。「人生無常,不知道明天先到或無常先到;得聞真理須即聞即行,莫一直等待而蹉跎,造成『來不及』的遺憾。」上人籲眾把握剎那間的發心,身體力行救心救世。


從心入藏,用愛鋪路

花蓮區委員慈誠精進課程中,上人勉眾加緊腳步善用健康的生命,成長慧命。

「同樣身在慈濟團體,有人契合融洽,也有人互動不佳;乃因人人各有習氣、也各有因緣。要珍惜得人身、聞佛法,更同行菩薩道的因緣,用心轉化過去的惡緣為善緣,即能皆大歡喜,體會輕安自在的法喜。」

全臺慈濟道場已啟動「大懺悔」,推動齋戒茹素;上人期許從臺灣向世界鋪展出大懺悔道場。「要從『心』入經藏,避免生命消磨空轉;用愛鋪路,且鋪得扎實,慧命才能成長。」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