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日 入苦才能知福
◆7‧29《農六月‧初八》
【靜思小語】不只聞苦,還要入苦,才能真正知福造福。
入苦難,勤造福
為學習慈濟理念,四川達州十二位志工,坐七個多小時的火車到成都,合租一間二十坪公寓,參與慈濟社區志工課、讀書會,並到服務中心當志工;他們之中,年紀最大者八十五歲,最年輕的也有五十一歲。
八十五歲的張愚川老爺爺說:「我長這麼大歲數,從來沒見過像慈濟這樣的團體。所以我想跟你們做有意義的事!」早會時,上人讚歎這群四川鄉親單純而精進求法的心,令人感動。
「聞法容易,修持難。若只是聞法,不會包容、善解,對人反而挑剔更多,則愈學佛煩惱愈多,就會形成『所知障』。」上人勉眾時時感恩、善解、包容與知足,才能去除心靈煩惱,進而度化他人。
「外行慈、悲、喜、捨,要打從內心的誠、正、信、實做起。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讓心地時時保持清淨,才能以慈悲喜捨度化眾生,在濁世中開出朵朵蓮花。」
佛陀初轉法輪時,以「苦、集、滅、道」教示眾生從苦中覺悟。上人表示:「慈濟人不只要聽聞苦,還要親身深入苦難;見苦知福,且把握機會積極造福。如此行在人間菩薩道上,自能解脫心靈煩惱。」
境不轉,心要轉
佛陀在人間,示相生、老、病、死——赤足行走時,曾被枯枝插傷,導致身體不適;年事已高時,行走間也會因身體疲累而欲歇腳。上人指出,由此可知佛陀無異於常人;唯其觀念、想法超越在前,不僅透知人的心理、生理,也了知萬事萬物之理。
「但佛陀自言有三不能——不能度無緣眾生、不能轉眾生業報、不能度盡所有眾生。」針對不能轉眾生業報,上人表示,今生種種皆是前世所做,並非做法會就能增福業。「業報須自轉、自滅除。」
佛弟子中的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即使自有神通、也親近佛陀,業來時亦須受報,最後遭大石砸擊而往生。上人指出,由此可知,自造之業須自消。
「甘願面對業緣,化解惡緣、結善緣,業障自能消除。環境無法轉,只要心境轉,就會海闊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