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災後一百天 大愛家園啟建
◎撰文‧凃心怡 攝影‧蕭耀華
十一月十五日,莫拉克災後第一百天。受災的鄉親一掃憂傷,臉上喜氣洋洋,因為這一天是他們引頸期盼的新家園動工的大日子。鏟下重建家園的一把土,難掩內心激動,有人露齒開懷大笑,有人放下鏟子後,默默走到一旁拭淚……一百個失去家園的日子,彷彿就在這一刻得到了最溫暖的慰藉。
莫拉克風災後一百天,由政府提供土地、慈濟規畫援建的高雄杉林鄉月眉農場大愛家園正式動土開工。占地近六十公頃,將作為那瑪夏、甲仙、杉林、美濃、六龜、桃源以及茂林等八個鄉鎮,有意遷居民眾的新家園。
動土典禮中,除了未來這塊地的住民——受災鄉親,還有總統、行政院長、高雄縣長等政府官員、規畫有機農作的鴻海集團以及慈濟志工,蒞臨見證歷史性的一刻。現場熱鬧沸騰,祝賀聲、歌聲以及喝采聲不斷。
即將入住的那瑪夏鄉南沙魯村村民伊斯坦大‧阿莉,笑說等這一天很久了。「簽下入住同意書後雖然有了希望,但總覺得有些不踏實。」每天早晨眼睛張開,見自己還是在營區、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她就開始懷疑:「真的會有自己的家嗎?」
很多鄰居跟族人在大愛園區工地以工代賑,下工回營區談論工地的一切,從未到過現場的阿莉聽得再多,內心的質疑仍然揮之不去。
她受邀在動工典禮上表演,活動前一天跟隨族人來到工地彩排,站在這片整地平坦的黃土地上才安下心。「屬於我們的家,真的要蓋起來了!」
阿莉在此確定了未來,另一位南沙魯村村民劉益壽則已經在跟這片土地培養感情。「我在周圍繞了一圈,跟這片土地打招呼!」
雖然是星期假日,劉益壽負責的工程還在加緊趕工中,但他婉拒老闆加班的要求。「我跟老闆說,我有一件可以說是今生最重要的事要去做——我要來到新家預定地,告訴這片土地,我劉益壽要在這裏永遠守護我的家園!」
●
穿上刺有傳統十字繡的藍色背心,綁上三色粗繩頭帶,伊斯坦大‧阿莉和族人上場表演布農族的「報戰功」歌舞。
布農族年度傳統祭典「打耳祭」,最後慶賀豐收唱起「報戰功」;族人在動工典禮演出,傳達另外一種意義,報出自己的善行——將離開受傷的山頭,讓山林養息,讓大地自癒重生。
選擇離開家鄉,其實內心一再不捨煎熬,但最終決定要在安全的地方,繼續家族的延續、文化的傳承。「如果再有風災,在平地比較容易逃生,在山上至少要等三天才有辦法獲救。」阿莉感性地說:「有生命,才能擁有一切。」
抹去不捨的神情,阿莉換上亮麗的笑容,介紹身上的藍色背心,她說這是臨時借來的,布農族的傳統服飾要更華麗精緻,「可惜我們傳統的衣服都被土石流沖走了。」
十字繡手工費時繁瑣,一件就要兩至三個月製作,「等到農曆年前房屋落成,我們就可以穿上真正的傳統服飾表演給大家看了!」阿莉的臉上盡是對未來的期待。
一百天來,在各方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大愛家園終於擁有具體進展。鄉親們從絕望、悲傷到充滿希望——從今以後,將在這裏展望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