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吉隆坡‧每天都是最重要的一天 肌肉萎縮症勇士賴振東
◎撰文‧顏倩妮
肌肉萎縮症,讓他從籃球健將,
變成終日以輪椅伴行。
但是他跟疾病賽跑——
清晨醒來,若是精神很好,
就把握分秒做慈濟;
如果身體不適沒法做事,
以心轉境,不讓病痛影響心志;
他說:「人不要被難克服,要克服困難;
我要跑得比病還快!」
「中學時,我夢想當籃球健將——清晨五點可以跑去打籃球、中午十二點也打,傍晚七、八點沒路燈,照打;打籃球是我的最愛!但在十五歲那一年,不得不向籃球說再見,因為我的身體開始沒有力……」
年少歲月,賴振東有著海闊天空的翱翔壯志;然而遺傳了肌肉萎縮症,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愈來愈明顯。他時常在走、跑、跳時摔跤,稍微碰撞就容易跌倒;數年前,他再也無法行走,自此與輪椅為伴,加上雙手不靈活,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料理。
「我的身體不健康,但是我知道上人創設慈濟很辛苦,我也想要貢獻一己之力。」今年四十三歲的賴振東,一路走來實在不容易,憑著毅力一關跨過一關,不氣餒也不停歇,愈做慈濟愈歡喜也想持續,他認為:「只要有心,一切就不難。」
忍受旅途勞頓之苦,賴振東從馬來西亞吉隆坡來到台灣花蓮,完成受證慈誠隊員的心願。他無法預知病情下一刻會有怎樣的變化,每天早上醒來,感覺精神很好就很開心,趕緊把握分秒積極做慈濟。
對他而言,每天都是最重要的一天!他安排活動時間表:起床、用早餐、外出曬太陽、午間休息、上網等。對於時間觀念,他可是掌握得精準,「我在跟病賽跑,一有機會就趕快做,我要跑得比病還快!」
只要給我機會
我很願意付出
賴家的八個孩子,賴振東和三個姊姊遺傳了這種疾病;其中一名姊姊已逝世,六十歲的大姊較嚴重,長期坐臥在床,五姊日常以滑輪椅緩緩在家中活動;其他兄姊則症狀輕微。
曾經他在家休養了兩年,一度將自己封閉起來,害怕別人的異樣眼光,只有晚上人潮稀少才出門。幸有朋友的關懷和鼓勵,他終於願意接觸外面的世界,參加激勵課程、學佛,充實心靈,也希望能夠跟正常人一樣去幫助人。
「我很想參加一些團體,可是他們要的是四肢健全、能夠自理的人,大家看到我手腳痙攣,要坐輪椅,沒有人願意配合我,我找不到機會付出。」
面對上天給予的考驗,賴振東並沒有沈浸在自怨自艾中,反而積極尋覓助人的管道。他上網查詢,接觸到慈濟網站,常常點閱聆聽證嚴上人開示,深深懂得唯有透過實踐,才能領會佛法,慧命才會增長。
友人向慈濟提報關懷賴家,志工葉慈莓來訪;她的親切和禮儀,讓賴家印象良好;志工陸續送上關懷,還載送振東的大姊看病。
賴振東渴望跟慈濟人一起做好事,然而以往一次次被拒絕的經歷,他不抱太大的希望。「我不知道慈濟要不要接受我這種人做志工,也不了解做志工需要什麼條件?」賴振東不敢貿然開口,況且出門一趟肯定帶給大家麻煩,尤其是上洗手間的時候。
二○○五年歲末慈濟發放,賴振東和四姊賴韶璋受邀參加,看見志工很熱心,每個人都笑臉迎人;賴韶璋再看到志工很快地把弟弟抬上車去,從未見過如此有效率的志工團隊,跟弟弟的感覺一樣:「很不錯!」
賴家人接受慈濟邀約參加活動;可以外出,賴振東高興得很!終於鼓起勇氣問慈莓:「我可以在慈濟幫忙嗎?」慈莓毫不猶豫說:「可以啊!」就這樣為他開啟行善的一道門。日後,只要慈莓輕輕一聲勉勵,賴振東就照辦。
志工們帶賴振東做環保、訪視、籌辦愛灑聯誼,凡事讓他有機會付出;不論是要載他、扛他、抱他,大家都盡量配合成就他。
「我跟師兄師姊說,我要參加活動,他們都說沒問題!很樂意來載我出去。我真的很開心,終於有機會踏出第一步當志工了!」
曾經夢想做個手心向下的人,志工用愛、用實際的行動,圓滿了賴振東的夢。
接受缺陷
盡力奉獻一切隨緣
身體的缺陷,讓賴振東「盡力去做,一切隨緣」,他想盡辦法做慈濟,在家向網友傳送「靜思語」;志工也把會議安排在他家進行討論,辦活動,他不能動,但可以用嘴巴說、可以構思和策畫。
賴振東的家人透過大愛電視認識慈濟,陸續成為慈濟會員;四姊賴韶璋也總是推著輪椅、伴隨弟弟去他想要去的地方。
每月社區環保日,在吉隆坡環保點,賴振東是公關服務的主要推手。活動前後,他用電話溝通安排事項、或讚歎鼓舞有心參加活動的人;現場設立的服務台,由他負責傳達慈濟資訊;做環保更不遺餘力,他身軀僵硬,吃力地伸手拿資源做分類,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
賴韶璋是這個環保點的站長,她忙著向送資源過來的居民宣導環保、說慈濟,再邀約人來參加活動。除了姊弟倆為這個環保點付出心力外,賴媽媽和二姊也投入。白髮蒼蒼的賴媽媽笑瞇瞇說:「大家都做環保,我就跟著做囉!做環保很高興啊!」
賴振東也用自身的故事激勵不少人。一名照顧戶因意外導致癱患,不能接受事實而陷入憂鬱,賴振東特別到他家開導;看到對方用雙手扶著輪椅站立起來,賴振東說:「很好呢!你還能站起來,你看,我的手沒有力,連站起來都不能。」對方沈默,再望望賴振東的身體,略有省思。
視障且備受身心煎熬的青年賴要璋,也是在賴振東鼓勵下放下傷痛,樂意到環保點付出。失明的賴要璋推著坐輪椅的賴振東,互補雙方缺陷;那一刻,他們不是志工和照顧戶,而是相互砥礪的好朋友,彼此的交會綻放堅毅的生命之光。
他不沈重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說起四姊賴韶璋,弟妹們心裏有著說不出的感激;相繼患病後,重擔就落在健康且單身的四姊肩上。
早期,當賴韶璋親眼看見一個又一個家人病發,感到悲傷又害怕。「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們家?我看著他們一天比一天嚴重,但是我沒有想過要逃避,媽媽都能夠承擔,我一定也可以!就算我會累,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家人,要甘願做,歡喜受啊!」
多年來,她甘願捨下私人消遣,希望用自己小小力量支撐整個家。「今天能走入慈濟,也很感恩弟弟。他有心要做、那麼勇敢要走出來,我一定要支持他、成就他,不讓他失望。」
原本純粹伴著弟弟出席慈濟活動,賴韶璋卻在參與中找到興趣,進而快樂地投入志工;穿梭於家業、事業和志業中,學會安排時間、與人結善緣,更學會放下執著。
「姊姊是我的貴人,沒有她,我要出來做慈濟會是相當大的問題!」賴振東感恩四姊一路陪伴,最高興的是看到四姊喜悅的笑顏。
賴家人每每聚在一起閒話家常都離不開慈濟,被大愛的暖流所感動;每晚收視大愛電視台節目,賴媽媽一邊用細鐵支捲著靜思小語,五姊賴敏如則低頭握著刀片慢慢切割靜思語小紙條。
為了減輕四姊和小弟的負擔,賴敏如幫他們整理慈濟會員的善款;坐在滑輪椅上、身體靠著書桌前,小心翼翼將捐款人的資料記錄在本子上,工整的字體顯示出她的用心。
即使足不出戶,賴敏如和大姊對慈濟事都很了解;她們佩服弟弟不在乎殘缺、堅定的毅力,也發心來成全。「我常常說:我在家做,你們就在外面做。有什麼我能做的,我就幫,我一定要支持他們做慈濟、支持他們去培訓受證!」
幸福的滋味,就是一家彼此分享支持、給對方勇氣。賴家一路相知相惜、互勉互勵,這分彌足珍貴的親情,推動著凝聚一家做慈濟的動力。
●
「有人問我做慈濟有沒有退轉心?我渴望找這個團體找了好久,哪有可能退轉!」賴振東參加慈誠隊員培訓,今年八月在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辦的研習營中,與近三百位志工分享。
「我覺得在座的每一位都比我幸福!因為你們都比我健康、比我更加有體力,所以我相信大家都能夠做。在慈濟我做得很少,要學習的還很多。我覺得我們把時間撥一點點出來,一個月兩、三小時好嗎?或者五、六個小時好嗎?讓我們把自己享樂幸福的時間,獻上關懷給缺少幸福的人……」
他用生命做慈濟的精神,激勵了大家;全場人站了起來,用熱烈的鼓掌表達謝意和鼓勵。
今生的劇本不好演,賴振東以獨有的生命力,散發著光芒;想助人的心願,更是無時無刻在燃燒著。「我很想承擔很多事情,但是健康不允許……我祈求觀世音菩薩給我智慧、給我更好的體力和精神,讓我能夠在慈濟菩薩道緊跟上人的腳步,精進學佛廣度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