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至十九日 愛常在,力不枯
◆3‧18~19《農二月‧初三至初四》
【靜思小語】愛,能撫平不安心靈,且尊重、甘願地付出。
愛深耕,浮善緣
「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是慈濟人自度、度人的方法;無論在海地或智利,慈濟人在四十多年的慈善基礎上,用愛鋪出一條康莊路。
早會時,上人欣言在智利浮現善因緣,讓慈濟賑災順利;而海地從第一梯次勘災時的步步艱鉅,迄今第九梯次團隊以愛接力,已有撥雲見日之感。
看到在海地國家足球場發放的畫面,神父也跟著慈濟人高捧物資,彎腰恭敬地為受災民眾奉上,上人表示非常感動。「付出者恭敬、接受者感恩,都是出於愛。有愛,能撫平不安的心靈,且尊重而甘願地付出。」
智利大地震後,慈濟即著手尋找賑災管道。當地尚無慈濟人,由南美洲阿根廷、巴拉圭、巴西慈濟人承擔;首梯次智利勘災團即由甫從海地賑災返回阿根廷的洪慈承師姊與其先生高忠成醫師等六人組成。
慈濟人在機場開放的第一天飛抵智利,當天正是智利新舊任總統交接,原本的康賽普松市長升任省長,仍按照行程與慈濟人見面,且大力配合勘災,表達對慈濟的肯定與信任。
不若海地震後萬般皆難,迄今重建仍是千頭萬緒;上人感恩智利政府決定明快,尊重、協助慈善機構,此舉將使受災民眾迅速得到援助。
「人緣、地緣、因緣具足,慈濟人要把握機會帶動,啟發當地台僑誠正信實、大愛無私的情懷。就地取材、人多力大,才能徹底救拔苦難。」
大道心,覺有情
《法華經大成》云:「菩提薩多摩訶薩埵……應云大道心。以有大根,具大智,信大法,解大理,修大行,立大因,成大果故,亦云覺有情。」十九日晨語時分,上人以此深入闡釋何謂「菩薩」。
「菩薩」即「菩提薩多摩訶薩埵」的簡稱。上人說明,「菩提」乃「覺」、「薩多」是「道」,「菩提薩多」也就是「覺道」;「摩訶」是「大」、「薩埵」是「心」,「摩訶薩埵」意為「大心」。故「菩提薩多摩訶薩埵」合為「大道心」。
「眾生根機不同,小根機者偏向自了生死;中根機者不只了生死,還欲多理解教法;而有『大道心』的大根機菩薩,具足大智慧,『心包太虛』關懷普天下眾生,非只在乎自己如何解脫,故不只自覺,且能覺他。」
人間多苦難,上人勉眾,學佛一定要發「大道心」。「『大道心』就是『菩薩』,也可稱為『覺有情』——覺悟的有情。不同於凡夫『迷』於情,菩薩覺悟離苦後,仍入眾拔苦,故稱『覺有情』。」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發大心、立大願、修大行。慈濟人不畏辛苦深入海地救拔苦難,上人表示,這就是發心立願且能力行的人間菩薩;而在付出中見苦知福,就能更堅定信願行。
「立大因,成大果」的「因」,意指「種子」;不是花草菜籽,而是一顆能長成千年、萬年的大菩提樹,故稱為「大因」、「大果」。上人期勉慈濟人能深入苦難,在人群中自覺、覺他,培植道心。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最大的期待就是啟發愛心,讓當地人能自救且彼此關懷。但願不久的將來,『菩提林立在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