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21期
2010-04-25
  靜思晨語
  心靈交流道
  社論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天涯共此情‧緬甸
  莫拉克風災重建‧高雄杉林大愛園區
  天涯共此情‧河北
  一句話的力量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21期
  三日 知理且要力行

 

◆3‧3《農正月‧十八》

【靜思小語】簡單一句話,有緣者受之如甘露;長篇大道理,無緣者論之成是非。

知理實踐,感受真實

有「銅之王國」之稱的智利,礦產頗豐、農漁業發達,經濟尚稱富裕。然而,二月二十七日發生強震後,民眾心生恐慌,洗劫商店、搶搬物資的事件頻生……當地政府不得不對幾座城市實施宵禁。

早會時間,上人嘆言,天災造成人命傷亡與建築毀損,再加上人禍,實是苦中加苦。「人人都受災難所苦,為何還要破壞?人心缺乏警惕,不懂得調心自省,災後才會按捺不住而作亂。若能『知因識果』,就不會突遭異變即心亂造惡。」

上人認為,道理重在實用,要能深入人心、啟發善良本性;長篇大論而難以受用,將淪為空談。「要能『知行』並重——知理而能腳踏實地力行,這樣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

以海地賑災為例,慈濟人彎腰鞠躬,高捧物資奉送,還向對方說感恩,這分真誠的愛與慈悲,調伏受災民眾惶恐的心靈。又如慈濟人推動「靜思語好話一條街」,因話語淺顯易懂,人人看了能做得到,就有影響力。

「簡單一句話,有緣者受之如甘露;長篇大道理,無緣者論之成是非。」上人讚歎慈濟人身體力行,在人心種下善種子,漸次滋潤,使人心靈淨化、改變習氣,增長智慧。

明德自覺,親民覺他

「『明明德』——明白自己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此為『自覺』;『親民』——有自覺且起而行、走入人群,擁抱、膚慰苦難眾生,啟發人人明白道理就是『覺他』。自覺、覺他,才能覺行圓滿。」

上人進一步說明,深入靜思法脈,自我淨化、調適自性,讓內心智慧之光顯露,此為「自覺」;慈濟宗門則要行入人群,如濟助窮困者時,亦啟發其從受助者轉為發心發願助人者,即為「覺他」。「人人善念會合,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篇》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上人闡述:「『知止而後有定』,知道依止的方向,心自然靜定,做就對了,所做功德分分己獲,不必隨處拜求;『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即沈靜深思,讓心靈保持在『靜寂清澄』的境界,遇事即能平靜以對,不會稍有微風,心地即揚起灰塵。」

自發自願,甘願歡喜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師兄將赴海地,上人勉其帶動志工發揚慈濟宗門的菩薩精神。

「菩薩覺悟人間世事,自發自願,用慈悲心投入人群,在苦難中穿梭,用心用愛付出——接引物質匱乏者成為『貧中之富』,啟發精神上不滿足的人成為『富中之富』。」

上人強調,「天使」與「菩薩」價值觀不同,天使是由天主派遣,覺有情的菩薩是自發性的發大心、立大願,所以能甘願做、歡喜受。

「只要愛心受啟發,再貧窮的人也有力量能助人。慈濟人救世的方向就是『濟貧教富』——讓窮人得救的同時,亦開啟其助人之力;『教富濟貧』——讓富人發自內心願意濟助貧苦人。」

血脈暢通,有力承擔

「『見驚世災難,起警世覺悟』,這不只是師父平時的叮嚀,更是緊急的呼喚,切莫鬆懈。」與台南、高雄、屏東慈濟人進行視訊會議,上人囑眾,在為莫拉克風災受災鄉親安居奔忙時,法親間莫忘感恩、尊重、愛。

「各位都是靜思法脈傳人,且是慈濟宗門第一代,要做出典範。雖然慈濟不強調法會等佛教儀式,但是心靈要更貼近佛法——要自我淨化,人與人之間莫有隔閡;落實四法四門四合一,讓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血脈暢通,才能合眾人之力承擔天下事。」

上人期勉志工更合心團結,雖分工但能整體貫通;對外認真付出的同時,也能暢通內部血脈,才能避免產生不愉快的情緒。

「『感恩、尊重、愛』是心靈妙法;『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如人體四肢,四肢協調,整體才能順暢運作,發揮良能。」

藉現代科技施展「神通」——視訊會議,就能在同一時間,讓各地志工「會合於空中」,凝聚共識。上人強調:「除運用『神通』,最重要的還是會合眾力——人人淨化自心、開闊心胸、心寬念純,彼此間落實感恩、尊重、愛及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心與力相合,才能幫助廣大的苦難眾生。」

上人勉眾,法髓入心、血脈相通,靜思法脈才能真正傳承,慈濟宗門才能由第一代人樹立起來,為未來立典範。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