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到十一日 合和互協聚眾力

1.9~11《農十一月‧三十至十二月‧初二》
【靜思小語】合心最虔誠,和氣最真善,互愛最輕安,協力最自在。
醫療有愛,人品典範
臺北慈濟醫院同仁於九日歲末祝福典禮中,演繹《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片段,趙有誠院長帶領大家至誠發三大願——
「第一願,全院同仁攜手合心,代代相傳,用心膚慰、用愛守護每一位病患的身心靈,達成全人醫療。
第二願,無論臺灣或海外發生災難、需要醫療救護,立刻馳援,付出無所求。
第三願,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帶領全院同仁成為標準的慈濟人,讓上人安心歡喜。勤修正法,勇猛精進,生生世世追隨上人。」
臺北慈院年年都有同仁受證慈誠、委員,上人肯定大家秉持佛心師志,不只在工作上守護生命,也把握因緣、善用時間,為天下蒼生付出;就如「慈濟大藏經」影片中,分秒的呈現皆是同仁們救拔病苦的忙碌與辛勞。
「看到大家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愛精神投入醫療、搶救生命,在醫病之間鋪展大愛長情,天天發揮生命價值,我安心又感恩;只要人人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自己的志業,這三願皆能實現。」
九位八仙塵爆傷患和家屬,上臺感恩住院期間醫療團隊用心照顧,以及慈濟人持續不斷的膚慰與陪伴,並捐出半年多來所存的竹筒撲滿,回饋社會。
上人肯定:「身體受傷了,心靈不受傷,一定能再站起來;全球慈濟人也會持續祝福、疼惜,讓大家不孤單。」
「過去為了成就這一所醫院,慈濟人從一片瓦、一塊磚,點點滴滴匯聚大愛,人人『幸福』、甘願付出:而今看見大家在此發揮良能,我很欣慰!」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盡心盡力救助苦難;醫療同仁也是不辭辛勞搶救生命,上人肯定每一位都是人品典範。
今年歲末祝福主題:「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上人勉眾恆持長情大愛,持續鋪展到長久的未來。「即使外境有風浪起伏,只要自問做到『誠正信實』,就要安穩心緒,持續為人間付出,讓社會祥和平安。」
美善大愛,臺灣之寶
去年八月蘇迪勒風災過後,慈濟人前往新北市烏來、新店土石流災區協助清掃,讓滿目瘡痍的街道與住家,短時間內清理乾淨。許多年長志工不落人後,自認有體力、能付出就主動投入,他們說:「年紀大了,更不能空過時日。」
十日在板橋靜思堂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開示:「人生時間寶貴,放任時間流逝、人生空過,實在可惜!既得人身,又能聽聞佛法,就要依教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只不做壞事,還要積極行善。」
上人教導:「行善付出,就是造福人間,也與眾生結好緣;不斷地造福人間、廣結好緣,就不虛度此生,日日踏實。」
座中有許多環保志工,教聯會、慈警會成員與榮譽董事們,上人肯定大家,天天用心用愛為社會人群付出,彰顯臺灣的愛與善,人人都是臺灣最珍貴的寶。
「慈濟發源於臺灣,募集臺灣鄉親的愛心,成就如今遍及國際的志業;而這五十年歲月走來,既是取於臺灣,也用於臺灣社會,誠正信實,問心無愧。」上人致勉師兄師姊,用心精進,守護好臺灣這片土地,更要疼惜臺灣子弟。
閩南語俗諺云:「人若不照道理,天就不照甲子。」喻人若不按天理行事,大自然必定反撲。科學家預測,今年全球災難會比去年更多、更嚴重……人心背離倫理道德,恣意破壞污染環境,致使全球氣候劇烈變化,災難頻多。上人教眾毋須惶恐,但應戒慎虔誠;「戒慎虔誠的實際行動就是茹素,傳法淨人心。」
上人教眾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人人茹素,相對減少牲畜飼養量,「若能大幅降低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相信就能減少災難。」
慈濟人發願「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上人教眾要做到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合心最虔誠」——人人合心、以誠相待,就沒有種族、國籍、宗教等分別;「和氣最真善」——和和氣氣,以最真最善的態度互動,就能共同為天下付出;「互愛最輕安」——有緣同行菩薩道,隊組合心耕福田,彼此勉勵互愛,就沒有人我是非煩惱;「協力最自在」——聚合力量,協力成就人間善事,人人輕安自在、心無障礙。
上人勉眾合和互協,「聚合虔誠心力供養諸佛菩薩,即能得龍天護法庇佑,感得平安無災。」
誠正信實,堅定信心
十一日於三重靜思堂歲末祝福典禮,上人強調,菩薩精神要從「誠正信實」開始培養,「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就是慈濟人的修行根本。」
上人以「誠正戒定慧,法脈傳承;信實法無漏,宗門鞏固」說明,慈濟人要堅守誠正信實原則,聞法入心,信受奉行,世代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大家從見習、培訓了解慈濟,清楚慈濟的精神方向;受證委員、慈誠之後,遵守『慈濟十戒』也是誠正信實的表現。」
慈濟十戒中,除了戒殺、盜、淫、妄、酒這基本五項,還有應社會現象而制定:遵守交通規則、不抽菸、不嚼檳榔、不參與政治活動及示威遊行等戒律。上人說明,遵守交通規則是保障自他安全;抽菸、嚼檳榔有害健康也損形象;示威遊行造成社會不安、人心浮動,與慈濟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宗旨相悖。
「關心國事,就要守好自我本分、守好身為公民應守的法則,為天下苦難人付出。守戒能穩住自心、加強定力;心不定,一遇境界就會動搖心志。」
上人勉眾恆持初心、用心「薰法香」。「戒、定、慧具足,才能走入人群,用愛寸寸鋪路,以長情分分導向,永續傳承靜思法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