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十三日 慧命鋪路人

 

◆2‧13《農正月‧十一》

【靜思小語】人生無法選擇去向,卻可以掌握方向。

法入心髓,善入佛慧

「從慈濟四十周年開始,我就準備『為佛教』而廣宣法音;並非執著於宗教,而是要讓人人皆知『宇宙大覺者』透徹的教法。今年的目標,則是希望讓慈濟種子廣布全球。」

與馬來西亞慈濟人談話,上人表示,佛陀為後世指出了方向,但這條路須由自己鋪設。「慈濟宗門不屬於個人,是透過無數人付出而建立,所以是每位慈濟人生命的一部分。如鋪連鎖磚——排起長長的人龍,人人相互配合,將磚頭一塊接一塊不斷地往前鋪,時間過去,就能鋪出寬闊整齊的大道。」

上人強調,各國慈濟會務都要強化「法入心」,不只是做志工而已,要真正走入慈濟門、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以佛陀精神理念持續向前鋪路,精進力行菩薩道。

「生命有限,慧命無窮。慈濟宗門既已開啟,每一位慈濟人都要當『鋪路人』,要把慈濟法吸收入心、融入生命,讓身體每一個細胞都會唱慈濟歌,運用有限的生命努力傳承法脈,讓慧命永留人間。」

去除我執,深入佛智

「心有煩惱就有苦——或為貪欲、是非、愛染而煩惱;或為名、為權而煩惱,這些都是苦的成因。凡夫常以『我』為中心,聽聞他人一言半語就放在心裏,時時記得『某人說我如何』,即是自尋煩惱。」

與臺中榮董們談話,上人以「苦、空、無常、無我」之理,勉眾去除「我執」、放寬心胸。

醫療志工曾分享一則真實事例——某地有一富戶擁有整條街的土地與建物,雖鎮日收租仍節儉營生。一日,外地求學的兒子返家,邀請父母出遊;夫婦倆欣慰兒子孝順,卻見門外停著一輛名貴轎車。經詢問,兒子竟得意洋洋地表示:「這部車只要五百萬,不貴!」夫婦倆未料自己儉約度日,孩子卻努力「幫忙花錢」,玩興盡失。

上人引此說明,能將時間、金錢用在對社會有益之事,生命才真正有價值;盼人人「法入心」,虔誠齋戒,以健康的身心為人群付出,帶動人間美善效應。

自心悟入,引眾同行

與大陸慈濟人座談,上人教示,無論對人類、對自己,都要有一分責任與使命。「人生最後無法選擇去向,卻可以在過程中掌握方向;讓此生道路不偏失,就是對自己負責。」

上人指出,慈濟人要將佛陀開示的教法入心,自己先「悟入」,進而傳揚給大眾;且不只讓人「聞」,還要帶人「走」。

「並非自己伸出手,別人就會願意伸手讓你拉。故要用更開闊、寬大的心去接引人,更發心、耐心地陪伴、帶動他人。」上人強調,欲牽引人者,自己要心寬念純;修正缺點才能建立自身之德,所說的話才能讓他人相信與接受。

「慈濟四十五年來開出這條康莊大道,是很多慈濟人共同鋪成的,方向已明朗,只要牽引人走上這條路,順著軌道往前走就對了。人心趨善、積福,就能消弭災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