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8期
2011-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天涯共此情‧北朝鮮
  【九二一大地震十二周年】
  【特別報導‧東日本大震災半年記】
  一句話的力量
  法譬如水‧天天入經藏
  出版書訊‧《生命無價——慈濟醫院九個特殊醫療個案故事》
  慈青心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8期
  二十五日 心中有道,方寸不偏

 

◆8‧25《農七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恆存正念、正定,人生道路不偏差。

合和互愛,喜捨無求
 
清晨與高雄合心和氣組隊幹部談話,上人指出:「大家長年來跟隨師父做慈濟,盡心盡力『為眾生』,教富濟貧且濟貧教富,付出無所求而無悔無怨。慈悲已具,但要更進一步達到『大喜無憂、大捨無求』的境界。」

悟達國師修行嚴謹,只因御賜檀木椅而起憍慢心,使十世前的業報現前。上人引以教勉:「與人互動時,莫刻意恭維別人,或是希望被他人推崇;如此很容易起心動念。要開闊心胸,做到『慈悲等觀』——無我執、無我相,就能輕安歡喜付出,不會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卻未得特別待遇,而耿耿於懷。」

上人表示,進入慈濟宗門,要做「不請之師」,自動自發,甘願歡喜為眾付出。「慈濟之美,美在『三輪體空無所求』——常懷歡喜心布施,未有名利之想;也不會『貢高我慢生狂傲』,自我障礙。能如此,就能達到『慈無悔、悲無怨、喜無憂、捨無求』的境界。」

時時警惕,解冤釋結

「只要心靈念念都是善念,日日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上人於潮州聯絡處開示,凡夫煩惱不斷,總在不知不覺中犯過造業。「要時時保持警覺心,察覺惡念就要懺悔,莫讓惡念種子在心中萌發茁壯。」

近中午抵達屏東分會,聆聽屏東慈濟人分享入經藏的「大懺悔,大願行」心得,上人讚歎大家道心堅固。「從經藏演繹中了解人心百態、人間萬象,相信每一位入經藏菩薩都吸收了法水。但盼人人要將道場移入內心,恆存正念、正定;如農夫般,將菩提種子播撒於人人的心地,使『菩提林立同根生』,引導更多人將覺悟的道路鋪得寬廣平坦,讓人人『慧根深植菩薩道』。」

生命過一天少一天,上人殷盼大家持續齋戒、懺悔,與人「解冤釋結」,讓內心的靈山道場永存不散,慧命持續成長。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