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 救生護生不顧身
◆8‧24《農七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不求己身享受,為眾生無私付出。
了悟因果,不結惡緣
「只要用心觀察,就能發現地獄其實在身邊——人的起心動念造作沈重業力,招來天災人禍,使許多人受苦受難。」
與高雄榮董座談,上人以悟達國師雖然十世修行嚴謹,但冤業仍在;說明因緣果報不爽。「悟達國師十世修行的戒律是保護膜,使天龍護法近身,業力不得其門而入;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一念貢高,使十世冤業趁虛而入。譬如人體潛藏病因,即使將身體鍛鍊得很好,只要抵抗力、免疫力稍微降低,疾病就會發作。自造因,自受果;果不消,業難除。」
上人舉述,就像演繹「夢歷六道」的員外夫人,夜間夢遊,魂魄歷經牲畜魚蝦殘酷受宰割的痛苦,如身陷地獄受刑戮。「現代人大量食用肉類,在不知不覺中危害眾生命、與眾生結惡緣,也大肆破壞環境。僅為口欲,就使天下不得安寧,再加上身、口、意造諸惡業,使天下天災人禍頻傳。種種業果、業報,都是人類自我造作。」
此次全臺約有三萬位「入經藏菩薩」,加上入場的會眾,數十萬人共同一心,虔誠入經藏。上人欣言:「僅憑一人不斷呼喊,就如須彌山下的螞蟻,微不可聞;但是數十萬人的虔誠善念,就如螞蟻雄兵,心音共振,可呼喚更多人起共鳴,凝聚轉變世界的大力量。」
高雄經藏演繹雖已圓緣,上人表示,人人心中的靈山法會才要開始;致勉榮董們繼續投入社區讀書會,修習慈悲等觀。「莫只局限在捐款付出、旁觀他人鋪路;要趕緊脫下『榮董』的外衣,穿起『藍天白雲』,彎腰鋪路,讓人人行走。」
不求享受,無私付出
首場經藏演繹八月六日在高雄巨蛋呈現,當天上人透過視訊連線跟大家一起「入經藏」。高雄巨蛋的圓形場地寬廣,完整呈現四面演繹舞臺,樓上樓下觀眾席全部坐滿;上人形容,就如十方法界眾生圍繞說法臺,真正感受到「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看到此一莊嚴道場,聯想到佛陀時代的靈山法會——佛陀在靈鷲山安坐、宣法之前,眉間發毫光,十方法界眾生圍繞聞法。」於高雄靜思堂聆聽入經藏工作團隊分享法喜,上人稱許人人心正意誠,故能合心成就經藏演繹。
昨天上人剛進高雄靜思堂大門,有個約莫兩歲的孩子大聲唸誦一串字句,一邊比出手語;經由身旁的祖母「翻譯」,方知他在唱誦「救生護生不顧身」等偈句。上人稱歎:「大家法入心、愛入心,勤練動作走位;連幼小的孩童也受家長影響而將歌詞偈句琅琅上口,堪稱全民運動。」
上人解說「救生護生不顧身」:「並不是為了救眾生冒險犯難,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不為己身享受,為眾生無私付出』。」
佛陀在靈鷲山集眾說法,是教菩薩法,引導人人行菩提道。上人指出:「法不入心,豈能自度?不能自度,如何度人?期待大家心中有法勤精進。」
把握分秒,成就道業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但若法不入心、慧命不增長,師父對不起大家。所以藉由經藏演繹,讓人人親身體會佛法,磨練到舉手投足、開口動舌都是法。」
午後與高雄慈濟人座談,上人感嘆時間愈來愈少、生命愈來愈短,籲眾把握時間,在每一個空間、人與人之間精進用功,成就道業、增長慧命。
「雖然時間分秒流逝,無法阻擋;但若懂得運用時間,即使生命過一天就少一天,慧命卻能隨著在菩提道上走一步而長一寸。」上人期勉人人心連心、手牽手,做到「三輪體空」。「與人相處時難免碰撞摩擦。若再起凡夫心——你瞪我一下、我的心揪一下;即使付出再多,慧命仍難以成長。」
佛陀不斷來回人間度化,為的是廣布善種子,使「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欣見經藏演繹接引多位新發意菩薩,上人勉眾照顧好會眾的道心道苗,牽引大家穩步行走菩提道。
古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上人表示,靈山會就是法華會。「無須遠赴靈鷲山求佛塔,靈山就在人人心裏。長存戒慎懺悔心,就能在起心動念間有警覺,防非止惡;時時齋戒、懺悔,才能消舊業而不再造新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