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十七日 淨虛空,護大地

 

◆2‧17《農正月‧十五》
【靜思小語】法水入心、遍灑宇宙,淨虛空、護大地。

善念聲波共振

「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是臺灣每年慶元宵的活動。相傳天燈為諸葛亮發明,用來傳遞軍情;清代,臺北平溪地區每到冬至,居民為防盜匪搶奪農作而到山中避難,元宵前夕再派壯丁下山,以天燈為信號報平安;後來演變成放天燈祈求平安。

早會時間上人慨嘆,天燈原是古人運用智慧報平安的方式,如今卻淪為節慶的玩樂工具,製造垃圾、污染空氣,甚至有引發火災的危險。「蜂炮、煙火,耗費鉅資只在剎那綻放火樹銀花;逞一時的歡樂快意、享一時的聲光燦爛,卻遺留大量垃圾污染,甚至炸傷遊人,實是危險!」

上人回憶童年時過元宵,前一晚全家人圍著竹籮、合力搓湯圓,人人都要說好話;此舉等於是為一年的平安許下心願,也增進親情。「傳統慶典如今演變成湊熱鬧、盡情享樂的觀光活動,一夜之間製造大量垃圾,讓清潔人員疲於奔命。若能恢復早期社會的人情濃厚,運用年節拉近人與人的感情,才是過節最好的方式。」

如何能歡慶年節又不造成環境傷害?上人舉說臺北內湖護國延平宮響應環保,今年停辦「攻炮臺」投爆竹的活動,恢復猜燈謎、吃湯圓等傳統;板橋慈濟人設計「祈福車」沿街拜年,向家家戶戶說好話、送上「平安」吊飾,亦是敦親睦鄰;彰化慈濟人則舉辦猜燈謎慶元宵,一百零八條燈謎取自《靜思語》,引導人說好話、啟智慧。

「這都延續了傳統民俗的善與美,以虔誠的心慶元宵。佛教有言『一念動三千』,心中善念一動,能影響三千大千世界。人人善念共聚,善的心靈聲波亦能使三界震動;時時刻刻保持清淨而虔誠的心,就能日日吉祥、平安無災難。」

善法遍灑全球

自拜師受戒以來,上人不曾或忘「為佛教、為眾生」之師囑,依教精進前行;創立慈濟,以四大志業救苦救難,同時傳續、體現佛陀之慈悲等觀。與大愛臺主管談話,上人表示,過去慈濟「為眾生」而救助苦難;而今普天下災難頻傳,欲挽救愈益崩毀的世間,必須將佛陀智慧引入人心,讓人人提起自覺,才有辦法救世。

「在四十五周年的此時,以﹃法譬如水潤蒼生﹄音樂手語劇廣傳佛法入人心,帶動愛的效應,也帶動人人虔誠齋戒,讓『人生宗旨、生活教育』的宗教觀明朗化。」

上人指出,佛陀覺悟時首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佛性。」說明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覺性,可以覺悟天地宇宙的真理,故而行腳恆河兩岸說法,循循善誘引導大家體會真理。

「我們現在比佛世更有福,交通方便、科技發達,能借重傳播媒體廣傳法理,貼近人群、淨化人心。大愛臺要把握這樣的因緣,透過新聞與節目多多呈現人間真實而溫馨的事相,帶動善效應。」

近年來,慈濟人每年農曆七月「吉祥月」的宣導已顯成效,改變許多人迷信的觀念與做法;上人期許這次全臺公演要更加投入心力,使全球人都看得到、感受得到,起而效法,匯聚虔誠善良的心聲,上達諸佛菩薩聽。

「法水不只存在心田裏,而且要流動於全球、遍布宇宙虛空,讓全地球真正受到法的滋潤——不只是『盡』虛空,而是要『淨』虛空、遍法界、護大地。」

救病、救人、救心

人間菩薩以愛鋪路,在救災慰苦的過程中,即使路途坎坷,仍堅定前行;隨著時間,累積愛的能量、牽起人與人之間的善緣,也有愈來愈多志同道合者加入,力量愈增。

二○○五年十月八日,巴基斯坦發生傷亡慘重的大地震,慈濟賑災團踏履斯土,提供醫療義診,以及發放毛毯、帳棚等物資;誠懇的愛與謙卑有禮的態度,讓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去年巴基斯坦大水災,慈濟再次啟動救災,也得到當地人的大力幫忙。

醫療志策會中,上人表示,慈濟人慈悲等觀,以身教示範,誠正信實地無私付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將人文帶到巴基斯坦,受到當地民眾的信任與肯定;此次四天發放人數雖多,但居民井然有序列隊出入,實令人感到震撼!

「人心都是可以帶動的,只要人心有愛,即使苦如地獄之處,也能成為人間天堂。慈濟四十幾年來,懷抱感恩、尊重、愛為眾生付出,無私大愛已入人心,與不同宗教信仰者和諧共處、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若能開啟心門,時時感恩、事事感恩、人人感恩,就不再有爭鬥,世間自然祥和無災。」

上人期待能將平等宏闊的佛法,從臺灣傳揚到全球,讓人人都能引法入心,才能挽救不斷崩毀的地球。「佛法明白指出,人人禍福自作。學佛者深明此理,即能在面對逆境時,平靜、甘願地接受,且更把握人生精進修行,為人群付出。」

關山、玉里慈院團隊長期守護偏遠鄉鎮、離島的民眾生命健康,且常與志工至深山部落義診、協助居家清掃等,帶動美善人文。上人肯定並呼籲:「現在除了救病救人,還要『救心』;請大家共同努力淨化人心,讓人人共善業以減輕惡業。」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