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
◆8‧18《農七月‧十九》
【靜思小語】大錯易改、小錯難斷,要用心自省、斷除微細煩惱。
螞蟻雄兵,共轉須彌
參與第二梯次「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的二十一個國家學員,今日分別於板橋、三重志業園區圓緣。上人上午於三重志業園區,感恩大家在僑居地不畏困難救助苦難。
「每一個國家推動志業都有其困難點,但慈濟人總是堅持到底、克服困難付出;這是人間菩薩必須負起的時代使命。」
上人指出,無論身在哪一個國度,人人各有不同的發心動機、不同的人事障礙,也有不同的自我心靈障礙,故難以恆持精誠發心。
「你、我與他有緣,同樣生於此大時代,不忍見他人受苦,我們給予一分愛。但慈濟人的使命不只如此,更要引導他學習佛陀智慧,走入菩薩道,生生世世脫離苦難。」
煩惱就像污垢,層層疊疊覆蓋圓明本性。就如《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經文中的故事——
長者不忍見到朋友的孩子窮途潦倒,招待他到家裏享用豐盛飲食;此人酒足飯飽醉臥席間,長者有事外出,就將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珠縫在他的衣間,心想他從此應能靠此珠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豈料多年後再相遇,朋友的孩子仍然窮困,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從未發現寶珠,寶珠仍然繫在衣間。
上人引以教示,雖然佛陀已入滅兩千多年,但是「數數示生」、「數數示滅」,一次又一次來回人間度眾生。「也許我們幾經輪迴,都曾經遇佛、得聞豐富佛法;但是聞法的歡喜很快就被煩惱掩蓋,迅速忘懷佛法,依然故我。這和窮子身懷寶珠卻不自知,不是一樣嗎?」
圓明本性存在你我心中,是無價之寶,可惜多數人不知不覺。上人表示:「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不斷倒駕慈航來到人間,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彼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上人說明,許多人過去沒有因緣認識慈濟,受經藏演繹感動而發心投入,這就是「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
「『已種善根者,令能成熟』。就如在座的慈濟人,也許已經建立起道心,卻隨著境界增增減減,不退亦不進;就需要立『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經藏演繹從臺灣開始,上人期待像滴水起漣漪般,不斷擴大善的效應、愛的力量。「眾生無邊誓願度」,地球上受苦受難的人隨人口增多,要盡所能救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要藉此次懺悔、入經藏機會洗淨煩惱,不再受污染;「法門無量誓願學」,世間萬理萬法學之無盡,要用謙卑心不斷學習;「佛道無上誓願成」,既發願度眾生,就要學法入心、洗滌煩惱,直到回歸清淨圓明本性。
「聽到你們的分享,我很開心;了解你們的精進,我很安心。雖然曾經自比為須彌山下的一隻小螞蟻,如今已有螞蟻雄兵陪伴我越過須彌山,說不定還能匯聚力量轉動整座須彌山!」
四弘誓願,自度度人
第二梯次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工作人員由高雄慈濟人承擔,為展開經藏演繹的北部慈濟人分擔重任。下午在板橋志業園區講經堂圓緣開示,上人期勉海外慈濟人學習臺灣慈濟人的互動、互補、互協,如此人間菩薩招生就不困難。
據統計,今年全球天災對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一年。上人表示,許多向來被認為是強盛、富有的國家,過去風調雨順,號稱人間天堂;如今亦印證人間無常、國土危脆。
佛陀覺悟成道,靜寂清澄的心靈境界,通徹三千大千世界。上人言,其實圓融通徹的佛性,人人皆有;覺悟之後,就能收放自如——放至天下萬事萬物,收攝入心微如毫芒。
「欲回歸圓明自性,要先去除貪、瞋、癡、慢、疑的心念。師父希望大家『多用心』,是深深的期許,請大家安住己心,見苦知福,謹慎行路,方向不偏。」
慈濟人秉持佛心師志,入人群廣招人間菩薩。上人說明,此舉不只為救苦救難,更是讓大家看見人間苦相,藉以修心,而能在與人互動時提起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讓心胸愈益開闊。
「人能弘道。期待各國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自度度人。師徒相契,才能承擔起天下大事。」上人敦勉,真正愛師父,就要走近、跟緊,以靜思法脈為共同的精神方向,同行慈濟人間路。
「大錯易改、小錯難斷,要用心自省、斷除微細煩惱,守護好心——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
上人表示,發心立願為天下人付出,遭遇困難考驗,要用感恩心看待,且趕緊自我警惕「個人事小,天下事大」,莫退失道心。「要讓未種善根者能種善根,已種善根者能成熟,善根已成熟者解脫煩惱、輕安自在。『已度』、『當度』、『未度』環環相扣、彼此度化,才能讓世間回歸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