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一念心,走過四十五年
◆4‧26《農三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淨化人心,啟發愛心;繫緣修心,藉事練心。
內修外行,步步踏實
民國一百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慈濟成立四十五周年紀念日,清晨四點至六點,來自全臺各地、美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四百多位慈濟志工,齊聚精舍,虔誠禮拜〈法華經序〉;另有百位曾協助精舍新大殿工程的各區志工及海外慈濟人,在山門外虔誠朝山。
朝山大眾三步一拜抵達大殿,額頭上還留著精進朝山的灰色印記,求法若渴的炯炯眼神令人動容。上人對眾開示:「大家從天還未亮,就一步一步虔誠往前進,到達目的地時天色已明。一如學佛,從如同暗夜的凡夫地發心立願,在菩薩道上步步前進,終能抵達光明的佛境。」
行在菩薩道上,上人請大家日日如同此時此刻般精進,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成就。
慈濟走過四十五年,是每一秒、每一分鐘、每一天的精進累積而成。早會時間,上人開示:「志業從無到有,慈濟人從少到多,都是大家聞法能行,共同成就。這一路走來,師父內心日日、時時充滿感恩。」
四十五年前,慈濟克難草創,從小木屋而至普明寺,尚無固定居處;直到三年後,一九六九年精舍大殿落成,慈濟功德會才有正式會址。精舍小小的三十八坪空間裏,既作為早晚課誦的殿堂、常住起居之處,也是慈濟功德會的辦公室、會議室,一切克難從簡。四十多年來,精舍建築幾經增建,到如今新大殿將要落成,上人感觸良深。
「建設新大殿,慈誠志工勇於承擔,人人『做中學,學中覺』,用心摸索,從外行做到變內行,大家流著汗,一磚、一瓦、一寸、一土親自建造而成。也有志工輪流回精舍做香積,協助供應工地菩薩茶水、餐食。為了『蓋自己的家』,真正是自發付出,合和互協。」
一早新大殿地下室傳來莊嚴禮拜〈法華經序〉的誦念聲,上人循聲來到臨時佛堂,欣見大眾在廣闊空間精進,韻律美好、起落整齊;在此同時,也聽到精舍山門外傳來整齊的佛號聲,浩蕩隊伍三步一拜虔誠前行,整齊而富有道氣。「這真正是『內修、外行』——內修靜思法脈勤行道,外行慈濟宗門人間路;裏外皆莊嚴精進。」
精舍增建工程已近完竣,慈濟宗門祖庭已具,上人感恩大家匯聚眾力以成。「就如慈濟四十五年一路行來,大家步步踏實,一分一寸以愛連接,終能鋪出遍及國際的菩薩大道!」
善緣匯聚,時間成就
從一九六九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起,每月二十四日舉行藥師法會,今日已是第五百五十八次;有二十個國家地區、一百四十四個分支聯絡點,近一萬六千人透過網路視訊同步參與。
上人開示,末法壞劫,人倫道德已至末端,眾生見解偏差,貪、瞋、癡等煩惱不斷衍生;隨著人口愈多,惡念愈增、惡業愈重,天災人禍愈頻繁也愈劇烈。
「藥師佛的東方琉璃世界象徵光明,也傳達治天下眾生病的精神;故於每一次的藥師法會,我都祈願天下消弭災難、社會祥和、人心淨化。唯有人人心起覺悟,彼此互為生命貴人,人間才能真正有福。」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上人指出,慈濟從竹筒歲月開始,克難中推展慈濟志業;從窄小的空間、寥寥無幾的人數,到今天志業遍及國際,空間廣大、隊伍浩蕩,一切成就始於最初的一念。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參天巨木是從一顆種子,會聚因緣萌發而成。慈濟的菩提林,皆有共同的根源,四大八法印起於四十五年前的第一步。」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發心立願,以清淨無染大愛付出,期許人人在菩薩道上再精進,福慧雙修。
堅定心志,真誠力行
午後與各區慈濟人溫馨座談,花蓮資深委員、九十多歲的施快妹(靜戒)師姊笑容滿面地分享,加入慈濟很歡喜,很歡喜!「以前生活很艱難,五十歲來到慈濟後,心很清、有勇氣、很歡喜。感恩師父!現在每天早上都收看大愛臺『靜思晨語』節目。」
美國張濟舵師兄分享,這次返臺航程中遇到一位朋友,對方表示傳言美國紐約將有大災難,所以他立刻賣了房子、安排孩子轉學,舉家倉皇「逃難」。「今日早會上人開示,眾生共業,隨著人心向善或偏惡,可以共善業也可以共惡業。在此人心迷茫慌亂之時,真正需要正法引導,使人具有正知正見。」
臺中薛淑貞(靜蓮)師姊一九七九年出任委員,她記得每個月上人到臺中,都鼓勵大家「募款要募心、帶人要帶心,救人也要把人的心救起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上人鼓勵大家,「行菩薩道,要結合赤子之心、駱駝的耐心與獅子勇猛心,才能到達目的地」。
上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將大愛傳遞到世界各地;而慈濟人推展志業的動力,來自於上印下順師公上人所示「為佛教,為眾生」。
「你我師徒因緣殊勝,憑著這一分緣,像靜戒等幾位『靜』字輩的老弟子,學歷不高、識字不多,但是人人質樸認真,就像鬼針草的種子,一沾上就黏住了,堅定心志做慈濟;即使不識字,但人人都懂道理,而且真誠力行,見人就說慈濟,努力將接觸到的每一個人度進慈濟。」
聽聞紐約將有大災難,有人立即逃離,希望避離災難;但慈濟人只要得知哪裏發生災難,就往哪裏去。上人讚歎這分勇猛前進的菩薩精神。
「如東日本發生強震、海嘯、大火與核輻射外洩的複合式災難,各國紛紛撤離救災團隊與僑民;慈濟人不僅不後退,反而前進災區,在寒冷的天候中供應熱食、在大雪中發放,為老人家蓋上毛毯、披肩,溫暖擁抱膚慰。」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上人指出,沒有苦難眾生,就沒有菩薩發揮良能的餘地;所以慈濟人付出,還要說感恩。「慈濟慈善勸募與救濟行動,皆為淨化人心、啟發愛心,也讓志工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
三界如火宅,世間危殆不安;上人期許人人虔誠齋戒、大懺悔以平息業力。「要真正引法入心,齋戒、素食,除心垢、改習氣,且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永不漏失。聞法能行,力行之後有感受、不斷地付出,就能將法水化為永恆的法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