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發無上心
◆4‧9《農三月‧初七》
【靜思小語】「發心」不只是捐錢,更要讓迷茫人生走對方向。
難行而能行,匯愛心善力
泰緬邊界三月二十四日晚間,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八淺層強震,受災的撣邦自治區位於緬甸東北方山區,受嚴格管制,需申請許可證方能進入。
當時人在新加坡的林銘慶師兄立即趕回緬甸,申請入山勘災許可證,並懇切向政府表達慈濟的關懷與協助意願。緬甸當局安排新聞局及民情主管局長塢昂芝先生,三月三十日親自陪同六位慈濟志工前往達樂市、孟林市勘災,且同意志工進行家訪和造冊。
四月四日凌晨四時,志工在塢昂芝局長陪同下順利通過沿途的檢查站,抵達發放現場。志工以當地的「撣族語」恭讀上人慰問信,續以慈濟歌選「一家人」帶動手語;溫馨的氛圍令受災民眾感動落淚。一天之內,完成了九個村、四百零三戶的發放。
早會時間,上人感恩緬甸志工難行能行,克服困難完成發放;亦感恩馬來西亞慈濟人在納吉斯風災重創緬甸後近三年來,長期到緬甸撒播大愛,培育粒粒善種子。
「緬甸志工以至純之心入法,認真吸收慈濟精神,如今善苗已漸茁壯。由此可見,只要一念心想做好事,事事都難不倒;只要願意付出,就能匯集強大的愛心善力!」
用法鋪善道,發心種福德
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實業家談話,上人勉眾把握時間吸收慈濟精神、投入志業「賺功德財」,自度進而度人。
「慈濟需要的不是錢的『利』,而是人的『力』;『發心』不只是捐錢,要真正讓法入心,並用法鋪路,除了自己力行,也讓人生迷茫者能走對方向。」
上人勉眾引度更多同業發心——為迷於享受者開一扇門,使其有機會造福,從付出中感受助人的喜悅,這就是「種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