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3期
2011-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特別報導‧慈濟45周年】
  人文新賞‧長情劇展
  【特別報導‧汶川地震三周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一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奧地利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3期
  一日 有「慈悲」,還要能「喜捨」

 

◆3‧1《農正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心懷「慈悲」還要「喜捨」,道心與發心才能不受障礙恆精進。

樂觀正法,無所障礙


因「茉莉花革命」效應,利比亞反政府行動持續擴大,遭政府強力鎮壓,爆發逃難潮,過去一星期已有將近十萬人逃往鄰國避難。

早會時間上人憂嘆,人心不調,對立衝突,以致天災人禍愈甚。「這波動亂不知何時才能平息?難民何時才能返鄉安居?唯有人心平和,不再爭奪對立,才能消弭天下災難。」

現代科技發達,是人類運用知識的成果;但是人類尚未超越知識、覺悟宇宙的奧祕。上人說明,「信為道源功德母」,以純淨之心信仰諸佛如來,此「信」最上乘;若缺少信仰,知識再高也只停留在「發覺」層次,無法超越而成為智慧者。

上人期待人人建立正信、提升正覺。「能超越局限而覺知宇宙萬物的道理,就能達到與佛同等的無上智慧。菩薩道就是從凡夫境界起步學習,到達佛陀『正等正覺』的必經之路。」

菩薩十地之初地為「歡喜地」;上人提醒,發心行菩薩道要常保歡喜,發心與道心才不會受到人、事、物等外境障礙。「心懷慈悲尚要喜捨,精進的心念才不會受障礙;心不歡喜,會自我障礙。」上人請大家時時培養喜悅之心,樂觀正法、行於正等妙法。


清淨柔順,毅力堅定


「雖然天天都向大家訴說『來不及』的急切心情,但我仍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在慈濟四十五周年推動齋戒、大懺悔,透過慈濟人身體力行,在臺灣帶動起懺悔道場。」

全球天災、人禍頻傳,在這樣的大時代裏,上人期勉人人以「懺悔」去除內心的煩惱雜念,常保心靈清淨,不再生起新的煩惱;同時「齋戒」淨潔身心——不只是保護心靈清淨,行為也不能有絲毫偏差。

「容器若有污垢,即使盛裝了清水也不能飲用。所以要先懺除心垢,才能引進清淨法水,滋養慧命。」上人進一步說明,要以法水洗淨內心的污垢,必先深入了解道理;只要道理通徹,就能由衷喜悅、發菩提心,明辨是非。「反之,心思愚矇、是非不明,會衍生『一人吐虛,萬人傳實』的危機,造成許多人的困擾和社會問題。」

上人期許從慈濟人密集的臺灣做起,人人持齋守戒,且「統理大眾」——帶動全球人響應,引導人人行往正確的大菩提道。

「菩薩具有清淨柔順、毅力堅定的『軟實力』。要有信心可以在臺灣帶動起人人守齋戒、建立大懺悔的道場;使大眾行於正直妙法,共同成就『純潔清淨、柔順正行』的菩薩心行。在善惡拔河的競賽中,凝集更大的清流善力,以淨化人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