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8期
2011-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天涯共此情‧北朝鮮
  【九二一大地震十二周年】
  【特別報導‧東日本大震災半年記】
  一句話的力量
  法譬如水‧天天入經藏
  出版書訊‧《生命無價——慈濟醫院九個特殊醫療個案故事》
  慈青心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8期
  二十六日 心靈的希望工程

 

 

◆8‧26《農七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至誠懺悔力量大,能開解心結,去除層層無明煩惱,不貳過。

圓明本性,走入妙法

世間誰能無過、誰能無錯?臺南區慈濟人聯誼會中,上人教眾,生活中要細細思惟,做到對上有孝、尊重平輩、對子女有愛。

「從自己對家人的態度,再延伸擴大,反省是否做到敦親睦鄰?對社區、對社會國家以及天地環境,是損害多還是奉獻多?自我警惕盡到天、地、人間的責任,敬天愛地聚福緣。」

上人強調,要求大家入經藏,是希望人人能夠親自了解、深刻思惟佛法。「只是到寺院做法會、誦經懺,法難以入心。這半年來,大家克服萬難,腳踏實地精進苦修;經過大懺悔,身心清淨,現在正是以圓明自性走入真實妙法的最佳時機,切莫蹉跎時光。出於至誠的懺悔力量大,能去除層層無明煩惱,開解人與人之間的心結。所以要時時自我反省,及時發現錯誤而改過。」

世間有兩件事擋不住:時間與無常。上人教眾,要把握分秒,讓妙法入心。「大家長年以來用心、用愛創造慈濟世界,為眾生付出;現在也要為自己增長慧命。生命長短不可預知,但是深度與廣度可由自己開拓。慈航已經啟動,期待大家心中有佛、行中有法,精進勤行救拔世間苦難人。」


人倫道德,教育磐石

臺南慈濟中小學開辦四年來,已展現優異的教育品質,尤其慈小孩子的端莊有禮形象,屢屢讓前來參訪的教育界人士讚歎。午後與臺南慈中、慈小教職同仁座談,上人肯定老師們教學用心,且能「教之以禮」、「育之以愛」。

「教育是人倫道德的磐石,如建屋打地基一般,若磐石不穩固,就有傾頹之危。慈濟辦學最重視人文,要把孩子的品行教好。」

現今人心不存「禮義廉恥」,與倫理道德背道而馳。上人勉勵老師們:「孩子並非不能受教,只是在此一時代,老師要加倍用心,善用方法教導。『導』字是『道』下有分『寸』,必須方寸不亂,引導孩子行正不偏。不只是教導課本知識,最重要的是教導做人的方向。」

上人回憶四十多年前剛出家時,在小木屋修行,感受到獨自靜修的「靜寂清澄」法喜,仍自我惕厲要肩負如來家業,投入人群普度眾生;以此勉勵老師們,既立定志向投入教育,就要矢志不移,克服困難落實道德人文教育。

「面對現今社會生態,老師確實難為,但還是不能放棄。教育是希望工程,也是希望的志業,冀求天下無災難,就要從心靈教育開始做起。期盼老師們職志合一承擔使命,以愛的教育滋潤,培育孩子善良悲心與智慧。」

上人勉勵,「大時代需明大是非」——要開闊心胸,確立自己的生命責任與方向,導引孩子朝正向成長;「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宏觀天下,許多國家動亂不安,要感恩身在平安處,時時培養慈悲心;「大無明需要大智慧」——要以明亮的眼根看清世間相;「大動亂需要大懺悔」,不只孩子會犯錯,老師也有難以控制情緒的時候,要彼此懺悔,讓心靈回歸清淨,常住「一性圓明自然」的美好心靈境界。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