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3期
2011-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特別報導‧慈濟45周年】
  人文新賞‧長情劇展
  【特別報導‧汶川地震三周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一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奧地利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3期
  三十一日 互助,看見人間希望

 

◆3‧31《農二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在寒冷的路上,人人互助,彼此點亮心燈、燃火取暖,自然光明在望。

暗路點燈,寒夜生火


「茫茫黑夜中,只要有人點亮燈火、照明道路,就能為人指引行路;在寒冷的角落,若有人生起一堆火,就能讓人感受溫暖與希望。苦難人所求不多,只要有人願意付出一點點愛,他們就會很滿足!」

早會時上人開示,對飢餓的人給予一頓飯食、對病苦的人給予一碗湯藥,接受到這分關懷與愛,就能減輕對方的身心之苦。

思及日本受災民眾處境,上人心痛不捨。「核電廠危機未獲控制、重建家園之路漫長,心路更覆陰霾;如長夜茫茫不見前路,需要一盞明燈指引方向。慈濟人今晨再度踏上勘災路程,如同在黑夜中要去為悽苦之人點燈、生火、披上溫暖外衣的菩薩。」

日本岩手縣一個沿海小鎮,幾乎被海嘯摧毀,倖存民眾暫居於收容中心,生活空間有限,心靈也難以開闊。大愛臺採訪到六十三歲的廣石惠子女士,在距離收容中心一公里外的廢墟中發現水源,徒步前往接水洗衣服。她說,家在海嘯後的大火中全毀,如果不讓自己忙碌,會不斷想起災難。

上人肯定廣石惠子女士的堅強與智慧,大災難後更需要照顧好心靈。「災後她沒有枯坐收容中心,而是找事做讓自己忙碌。這是療癒悲傷的方法,否則舉目所見皆是斷垣殘壁,觸景傷情,讓心情一直沈陷悲痛,會引出內心的憂鬱。」

生活在富裕國度,突然受災而失去親人、一無所有,心靈的悲苦需要膚慰以及自我調適;反觀長年處在飢餓貧苦環境的人,受災之後受到真誠的關懷與接引,能將滿心的感恩化為積極向善的動力,相信他們未來希望無限。

去年元月海地強震造成三十萬人喪生,至今仍有八十一萬人住在簡陋帳棚,生活環境惡劣。上人嘆道,大地震之後又發生霍亂等傳染病,天災、瘟疫交煎,民眾如處人間煉獄;慈濟在持續四個月急難救助後,美國慈濟人接續長期關懷,也帶動當地人投入志工行列。

海地志工關心日本強震災難,三月二十四日在聖亞拉罕卓教堂舉行祈福會,由神父帶領用天主教儀式為日本祈福;之後志工前往慈濟助學計畫的兩所學校、附近社區募心募愛,許多民眾拿出日存點滴的竹筒捐出。

「長年累月的生活之苦,訓練出海地人的韌力,儘管震後又發生霍亂,苦難層層疊疊,許多人到現在還住在破爛的帳棚裏,他們仍能啟發心靈深處與佛同等的悲心、與菩薩同等的願力,為正在受苦的人付出。大慈悲心超越種族、宗教,實在令人很不捨也很敬佩,由此可見人性的光明!」

上人稱許海地志工「在苦難中長養慈悲」,也感恩美國慈濟人不間斷地關懷、協助重建與改善生活;但願能帶動起更多海地人的愛心,讓人與人之間懂得互助,彼此點亮心燈、燃火取暖。

「看到海地人強韌的生命力、感受到他們的認命樂觀,我相信海地未來一定有希望!」上人期許慈濟人為每一個黑暗的心靈點亮一盞明燈,讓他們在茫茫的長夜中看到希望的方向;在寒冷的路上燃起火堆,讓孤寒的人感受溫馨。


克服口欲,身心清淨


「佛法就在生活中,想得開、看得透,就行得通;想不開、看不透,就步步難行。」人文志業主管分享《水懺》讀書會體悟,上人教導,不要把佛法描述得太過艱深,否則讓人聽了覺得虛無飄渺,入經藏的心就會停頓。

用心推動讀書會的戲劇三部經理蕭菊貞,分享自己對「業田」的體會——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心念看待,也在自己業田中種下不同的種子,驅使造作不同的行為,未來也會結不同的果;自勉要在自己的業田種下好的種子,讓它有好的成果。

上人欣慰於人文志業同仁用心「入經藏」。「人人都在拔除自心的煩惱雜草,讓撒播的粒粒善種子不斷地萌發,現在已可見到畝畝良田!」

菊貞師姊分享,有人聽聞齋戒,表示願意慢慢響應——先從不吃四隻腳的動物做起,再漸漸不吃兩隻腳的,最後再不吃沒有腳的……

上人感嘆:「只是『吃』就超越不了,克服不了口欲,如何自我超越?期待人人真正有體會、有覺悟而起於行動,響應齋戒。齋戒後能得到身心的輕安自在;若放不下執著,簡單的事也會變得很困難。」


凝聚道氣,虔誠祈禱


「近幾年來,人心是非不分、造業而凝聚共業;人身的小乾坤與天地大乾坤都不能穩定,實在令我擔心!」醫療志策會中,上人表達心中憂慮,也感恩同仁響應齋戒、懺悔,且定期共修深入經藏。「心入道,才能打開無明愚癡;智慧提升,才能明辨是非,待人處事皆合於道理。」

日本強震劇烈的搖撼、海嘯波濤席捲內陸,讓繁榮的市街瞬間面目全非,家毀人亡……上人慨嘆:「佛陀教導大眾『人生無常、國土危脆』,如今證明並非形容詞,真實發生在眼前!」

災後第二天,上人對全球慈濟人發出「天地告急災難起,齋戒懺悔大願行」公開信,呼籲大家募心募愛。三月底已有三十七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展開行動,其中一年多前遭受強震重創的海地,最令上人感動與疼惜。然而,各地募心募愛過程中,也聽到不認同的聲音;有些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或在戰後出生的華人,心存民族仇恨,對援助日本有疑慮,慈濟人以智慧開導,也募來一分愛。

「冤冤相報,無有盡期;愛可以撫平一切仇恨、撫平一切傷痛。」上人期許人人開闊心胸,以愛化解仇恨與傷痛。

「人生於世,誰無過失?誰無罪愆?只要小小的惡念起動,就可能衍生為大風大浪。佛法是治人心之病、解人心結的良方,所以要引法入心,以佛心為己心。佛心——就是人人本具最虔誠無私的那一念心。」

日本的災難是全人類的警惕。上人表示,凝聚人人的虔誠為日本祈禱,也是為全球祈禱;為日本發揮愛心,其實也是為自己造福、增長慧命。「能幫助別人的人,都是有福的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