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摘3】思辨篇──因為你可以 太太去醫院做志工,被分配在小兒科病房服務。她遇到一位憔悴的母親,在照顧實際年齡已十四歲,但看起來卻只有二、三歲模樣的兒子。 這個小孩一出生就體弱多病,十幾年來一直躺在床上,看盡中外名醫,吃盡中西好藥,絲毫不見功效。長期照顧下來,這位母親不僅累壞了,也傷透了心。她變得鬱鬱寡言,令人不捨。 遇到的人都告訴她,這是前世業,要歡喜還。她想不透自己為何前世造了這麼重的惡業,今世才來受此苦報,因此在內心一直苛責自己。 「你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太太肯定的對她說:「十多年來,你能夠無怨無悔地付出,真是難能可貴。」 「你的兒子可能有未了的宿願,故藉此病弱之身,輾轉病榻,一為了結前愆,二來不再造新業。於是,選擇一位有緣且有愛心的人來做他的母親,能妥善照顧他,而不至於被棄絕。」 「或者是他前生所造之業因果報,而受此病苦也不一定。不論是業報來受此病苦,或現病體來完結未了宿願,你都要勇敢地負起這個責任來安善照顧他,這是你的使命。你能負起這個使命,就是因為你有無限的愛心、耐心、毅力與定力,才能承擔這個責任,因此,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要肯定自己,不要忘了你的使命。」
● 證嚴上人說:「人都會生病,身為障礙兒的父母,不可以自己『心中有病』;父母心態健康,才能教養出心靈健康的孩子。」 ◆心甘情願承擔,才能真正任勞任怨。 【靜思一下】 |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直接連結網址,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