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71期
2022-10-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親師生・坦白話
  聞思修
  今日餐桌
  老得很健康
  慈善全球・尼泊爾藍毗尼
  慈善全球・辛巴威
  環保日常 家庭相簿
  農禪生活
  船與傳聯展・大里
  船與傳聯展・清水
  精選書摘
  慈善臺灣
  人物誌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最美的笑容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71期
  二十日 最真實的見證

8.20《農七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人間菩薩度化人間,做到讓最親近的家人都肯定,就是真功夫。

智慧因為發心而提升

雲林慈濟人與上人座談,並連線西螺環保教育站、虎尾竹圍環保站,由當地志工透過鏡頭導覽站內環境,環保志工歡喜地向上人招手,並且發心立願、分享心得。

「看到西螺與虎尾二個環保站,都很有道氣,每一位都很發心,環保做得真好。我們所面對的都是拉拉雜雜的東西,可是那一些拉拉雜雜、破破爛爛,味道不好聞的東西,都曾經是人人所愛的。許多人都有欲念,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看到就要買,買來不一定有用,或者是用過以後,看到新款式就淘汰舊的,讓還能用的東西變成廢棄物,所以垃圾堆裏還有很多有用的資源。」

上人感佩環保志工長年用心投入資源分類與整理,而且有機電專長的志工為了減輕法親的體力負擔,提升工作安全,自行研發出不少頗具巧思又好用的省力工具。「科技不斷進步,我們的智慧也因為我們的發心而提升,應我們的需要而發展。就如掘井一樣,只要挖到水泉,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出來;只要我們肯用心,就有無限的智慧可以發揮。只要肯發心、肯行動,人人都可以發揮出菩薩造福人間的力量。」

「慈濟人是人間菩薩,造福人間,最重要的是度化人間,更難能可貴的是度化家庭;度化別人不困難,度化自己家人是不簡單。所以,看到夫妻同修,可以見證你們的發心是對的,所做的方向都沒有偏差,最重要的是有人見證了我們的修行──每個人都有缺點,其他人不一定會發覺,自己的家人則因為天天相處,覺得我們對別人都很好,回家就做不到,所以不服氣;而家人願意和我們一起做慈濟,表示他們肯定我們,看見我們投入慈濟以後真的有所改變,我們做到讓最親近的人都佩服,就是真功夫!」

「家人肯定我們做的是對的事,也會隨喜功德,進而跟著我們一起做;做了以後,法入心,就被我們度到了,這都是很不簡單的事,而我已經看到慈濟菩薩自度度他、度化人間。」上人說,現在有許多國家的慈濟人透過連線同步聆聽雲林志工分享,所以師兄師姊們雖然身在臺灣,卻透過網路線在世界上許多角落現身說法;師父聽了大家的分享很感動,這麼多國家連線聆聽的人也一定是法喜充滿,很佩服臺灣的環保志工可以做得這麼細膩,所以臺灣環保志工是人間典範,在海內外廣結善因緣。

多位環保志工都是七、八十歲高齡,上人叮嚀大家要照顧好身體,而身體要顧得好,就要讓心情好,要打開心胸,做歡喜的事情──甘願做,歡喜受,做得皆大歡喜,全家同行菩薩道。

延續兩千年前的大愛

北區板橋慈濟志工與上人溫馨座談,除了返回精舍的慈濟人,還有許多師兄師姊在板橋靜思堂及東丘里環保站,透過視訊連線,歡喜地與上人分享心得。

「每一次坐在這裏,聽到弟子的聲音,感受到大家愛護師父、支持師父,做師父想要做的事,而且做得很多,聽著、看著大家的分享,就是我每天的享受;心中充滿感恩的同時,我也會想到,我們要回歸佛陀的心志。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人間,看到人間的苦難,體會到人間無常,捨去王位的傳承而出家修行。」

上人提到最近經常看著從印度、尼泊爾回傳的佛世遺蹟影像,如藍毗尼園、王舍城、靈鷲山、七葉窟等地,遙想佛陀時代的社會情景,也會想著或許當時與佛同世,也在這些地方聆聽佛說法。

上人也感嘆,從這些簡報、影片可以知道,居民生活貧苦,房屋簡陋,村莊裏缺乏公共建設,沒有現代化設施,連道路都是凹凸不平,一下雨就有許多水坑。

新加坡、馬來西亞慈濟人得知上人關心尼泊爾,想要幫助佛陀的故鄉,他們就起於行動,組團輪梯接力去做慈善、助學等等。「這群菩薩裏面有醫師、企業家、慈誠與委員,其中一位企業做得很大,他聽到師父說:『要放下,提起使命去付出。』把這句話聽入心,就真的將他的事業交託給親戚,自己全心全力投入志業。聽到他們的分享、看到他們的行動,我真的分秒都在感恩中!」

上人說,只要能夠發善心幫助人,人人都是觀世音菩薩;人人具有與佛同等的本性,但是要真正力行菩薩道,聚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力量,是很不簡單的,然而慈濟人做到了,因為人人合心,很自然就能和氣,把一股善與愛的「氣」凝聚起來,就有力量應人間的需要而推動對人間有益的好事,只要有心就「有法度」。

「佛陀覺悟後,向我們說人間的真諦道理;我們的一念愛心,就是延續自二千五百多年前,那一分平等視天下眾生的大愛。常說『拉長情,擴大愛』,長情就是菩薩的覺有情,大愛就是普及人間的愛;所以菩薩的長情在人間,有愛的人隨著善因緣結合起來,就能將這分愛鋪得寬廣。」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