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鹽水 余錦絨 我好,大家就都好
撰文‧ 温寶琴(臺南慈濟志工) 攝影‧黃筱哲
老人也是人,每項都要學,不會可以問,這樣就多會一項。
邊做邊學還能多認識朋友,這就是做志工的快樂。
顧好自己,子孫才能好好打拚事業。我若好,大家就都好!
綁著頭巾戴著斗笠,格子布連身圍裙,腳穿雨鞋──這是余錦絨阿嬤日常做環保的裝扮,只要不下雨,八十八歲的她俐落地踩著腳踏車,歷經七、八分鐘的車程來到鹽水環保站。
錦絨阿嬤從不挑工作,今天哪個區域分類工作量多,或是站長蘇秀香師姊叮嚀需要做哪些事就去幫忙,「每項都要學,不會可以問,這樣咱就多會一樣,頭腦跟著動也不錯啦!」她瞇著眼輕聲說著。
無論是分類塑膠袋或清洗玻璃瓶,她都能做,「走進來,看到哪一種較需要人手,我就跟著做,不會做的事情就眼睛瞄一下、看看別人啊;若還不會就問嘛,邊做邊學跟別人互動,說說話也多認識朋友,這攏是做志工的快樂啦!」
不求高壽,好走就好
錦絨阿嬤出生於一九三五年,在八個手足中排行老二,也是長女;父親是新營公所公務員,很重視子女的教育,錦絨阿嬤於日治時代讀小學,學過日語和漢文,光復後又學習三年注音符號。小學畢業,她犧牲升學機會,協助母親種田,給長兄及弟弟妹妹們讀書,後來個個也有好成就,其中大哥出國取得博士學位,任職海外,如今九十高齡僑居加拿大。
錦絨阿嬤二十四歲與鹽水人李榮坤結婚,婚後育有四個兒子;就在長子剛退伍回來,任職鹽水國中教師、才四十八歲的先生因病往生。幸有娘家父母幫忙她耕種、栽培孩子,有情的手足也鼓勵、支援,關照有加。
先生往生後十餘年,孩子各自成家立業,錦絨阿嬤跟著夫家大嫂到學甲開元寺聽經念佛;「感恩大嫂引導我學佛,讓我知道人生一切都是因緣。民國八十年,我就去法源寺受菩薩戒,那時大嫂不認同,她怕我做不到茹素,但是我堅持要,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之後,又有兄弟妹的推薦、兒子們的認同,我開始去慈濟環保站做環保,到現在已經二十幾年囉!」
這十年來,阿嬤也在住家旁邊的媽祖廟當清潔義工,「我週一和週五要做完媽祖廟二樓玄天上帝壇的清潔工作,回家再做早課,所以會比平日晚一個多小時,才能騎車到環保站。」
阿嬤對早晚課一點都不馬虎,扳著指頭細數:「我的早課一系列,就是《楞嚴經》、《金剛經》、《藥師經》、《阿彌陀經》,每天誦完要一個多小時喔。」三十幾年來精進早晚課,阿嬤無所求,也不求長壽,她心裏清楚人生是苦,只願最後的一段路好走就好。
「人是帶業來這個世間,人生有百千萬種的苦,咱學佛就知道『業』若消,一生就圓滿。出世來做人,是來修的,不是來享受的;我希望修了這世,下一世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就不用這麼苦了。」
|
八十八歲的余錦絨保持活動,每天來到環保站做好事、交朋友。 |
不想太多,怕也沒用
阿嬤的孩子有三個在臺北,也到了退休年紀,會利用週末回家探望;三子早逝,媳婦住在臺南,常回來看她,「這位媳婦我真的很感心,她是安親班老師,三十五歲就守寡,娘家父母很幫忙,用心栽培孫子,已經從成大醫學系畢業當醫師了。」
與兒子們各自一家一業,阿嬤獨居,向來個性獨立、不依賴人;她把對子孫、對手足的牽掛,每天藉著規律的早晚課,上達諸佛天聽祝福他們。
阿嬤的哥哥、弟弟、妹妹分散海內外,都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們,每個月固定以越洋電話相互關懷、維繫感情,這也帶給阿嬤富有智慧的觀念,「佛法說人生無常,聽師父的話,好事要做來囤;師父也說運動、運動,要活就要動;顧好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負擔,子孫才能好好打拚事業,我若好、大家就都好!」
阿嬤二十幾年來提供自家的騎樓空地,讓鄰居放資源回收物;每二週一次,由慈濟環保志工開車來載走。她每天到環保站付出,每週一早上參加品書會;新冠肺炎疫情前,每週三固定打環保太鼓,疫情嚴峻改為每月一次。
問她為什麼每項都參加?「老人也是人,什麼都可以學,什麼都試看看,頭殼較不會壞掉啦!」阿嬤也常鼓勵同伴:「要出來跟人互動,不要一個人整天關在家裏;沒有與人接觸,會愈來愈走不出來,愈容易退化喔!」
阿嬤沒有因為疫情中斷做環保,她說:「咱守規矩戴口罩,通知要注疫苗,咱就趕緊去,我早就已經注到第四劑了。這樣就有保護,我攏不怕,怕也沒用喔!」
「雖然大兒子有提議暫時不要去做環保,但是我肯定會照顧好自己。我覺得一定要出來做,手若有在動、身體就靈活些;孩子會提醒我,不要做太累就好,這些我都沒問題啦!」
「人生的病苦總是有,不要想太多就好。」原來六、七年前,偶有頭暈胸悶的現象,醫師說是血壓稍微高了點,阿嬤按時服藥,平平安安就好。
二年前開始膝蓋無力、痠痛,醫師說是膝關節退化,一段時間打一次玻尿酸,她仍然覺得:「這麼大年紀,就像機器用久總是會故障,但也不能說痛就不動、不做,這是要給咱消業的,痛痛得做,做多少算多少;出門有看到人就有說話,自己在家就是念佛。有事做,時間就快快過!」
阿嬤環保生活的律動,就像上班族,八點報到,十一點左右帶著環保站的愛心便當,再騎著腳踏車下班回家,「有慈濟環保站讓我來,真的很好,我很感恩!」
阿嬤眼裏閃爍的笑意,說明她是獨居而不孤獨的老人;她總是心懷感恩,很樂觀也很認命,每天都有想做的事,能去媽祖廟當義工,她感謝觀音、媽祖對鄉里的保佑;能夠自在出去做環保,她覺得那也是與人相處的方式。時間過得很充實,好吃好睡,沒有罣礙,過一天就賺一天!
|